奈保爾評介(ZT)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大黑角发表时间:2004-12-13 17:16
奈保爾的“政治不正確”——奈保爾評介(6之1)

曹長青

由於世界的政治和文化格局越來越明顯地把民主國家和獨裁國家、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劃分了開來,作家、知識份子也明顯地大致分成了兩大派﹕

一派強調第三世界落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西方列強歷史上的侵略、殖民,現在的軍事、文化霸權等。這派要求尊重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對於獨裁政權雖然也持批評態度,但不強硬,並且在很多情況下,強調第三世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獨裁政權存在的原因和理由。

在西方文明社會的背景下,這種所謂站在第三世界角度、替受苦受難的人民說話的被稱為“政治正確”派,或左派(這裡且不談民主國家內部的政治、政策問題)。西方這種左翼觀點在知識份子中佔主流,它和第三世界政府、知識份子的主流看法有相當多的共同點,那就是強調西方文明不適合東方、強調第三世界被欺壓、西方霸權、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受歧視;要求西方“尊重”第三世界人民,不要把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社會制度“強加”給東方第三世界國家。

這種觀點在西方媒體和高等院校自六、七十年代以來相當佔主導地位(也或許是由於這種“替弱者、被壓迫者說話”、 “尊重第三世界國家文化”的立場更理直氣壯、更佔據道德高位,所以左派的聲調更高,顯得是多數),作為知識份子的一員,又最具有悲天憫人心腸、同情弱者的作家們自然更是持左翼觀點的佔絕大多數。像近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格拉斯、大江健三郎、莫里森和戈蒂默等都是相當典型的左派作家。在美國,替“苦難的人民”呼喊聲音最高的作家大概得數蘇姍.桑塔格(Susan Sontag)了。

西方的另一派觀點是﹕導致第三世界落後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自己造成的——他們的獨裁政府、他們輔佐政府的知識份子、他們落後的文化。這一派認為西方文明是人類目前最先進的文明,它適合於全人類。這派對東方文化特殊論完全不買賬,對第三世界獨裁專制持強硬抨擊態度。這種認為“西方文化先進”的觀點,就等於說文化是有高低的,西方文明高於東方文明,或者說西方文明高於第三世界文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知識份子有一種先入之見,認為這種觀點一定是主導西方輿論的主要觀點。但事實是,持這種觀點的人在西方被稱為“政治不正確”派,也就是右派;這種“西方文明高於東方文明”的觀點說出口就很難,贏得公開的掌聲更難,在第三世界國家知識份子中就更被斥責包圍。所以,西方右翼的觀點無論在東、西方知識份子中都是少數派。

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V. S. Naipaul)恰恰就是一個迎著“政治正確”的左派大潮而孤軍奮戰的典型右翼作家。在他目前已出版的二十多本小說和紀實作品中,在演講、接受媒體採訪中,他從不放棄機會表達對西方文明的熱烈推崇,同時對東方、第三世界專制制度和落後的文化強烈抨擊。在當今世界有影響的作家中,奈保爾是少見的對全球政治、文化沖突有宏觀把握能力的作家。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左傾“政治正確”勢力主導西方媒體和知識界的這幾十年裡,在作品和作者本人一直遭到左派謾罵的情況下,奈保爾孤獨地堅持從另一個角度為改變第三世界的現狀而呼吁。令西方左派傷腦筋、更令第三世界憤怒的是,奈保爾是個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有色人種。

奈保爾1932年出生於加勒比海的小島千里達(Trinidad,又譯特利尼達),這個英國殖民地於1962年獨立,目前人口約130万,主要是黑人和印度裔,主要語言是英語。奈保爾雖然是印度後裔,但他的家族在十九世紀晚期就遠离印度到千里達謀生,直到奈保爾30歲時才第一次到印度。奈保爾是千里達這個小島產生的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第一個是1992年獲獎的黑人作家沃考特(Derek Walcott)。

奈保爾自幼接受的都是英語教育,他的父親酷愛文學,是個記者和作家,他寫新聞稿,也寫短篇小說。雖然父親沒有他那么成功,卻是他最初的良師。在奈保爾少年的時候,父親就把自己寫的故事大聲念給他和兄妹听。在前年初出版的《讀書和寫作》(Reading and Writing: A Personal Account)一書中,奈保爾對父親最初給他的影響充滿感激,他本人因此在11歲時就立志從事寫作。他的姐姐和弟弟也都受父親影響而熱愛文學,弟弟(Shiva Naipaul)在牛津大學主攻中國語言文學後也成為英國頗有成就的作家(1985年去世)。

未滿18歲時,奈保爾得到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獎學金离開千里達(並表示永不回去)到牛津大學主修英文。他當時一心只想離開千里達,“如果讓我一輩子都呆在千里達的話,我寧肯去死。那裡太小了,那裡的價值全錯了。”在1996年的一個文學講座上,當被問道“為什么後來你沒有回到千里達”時,奈保爾回答說﹕“我在那兒能干什么?誰會出版你的書?誰會讀它們?誰會評論它們?誰會買它們?誰會回報你所做的努力?”

但他對大學並不感興趣,“我討厭學位,討厭大學裡的那些觀點。”后來他也一直對母校牛津不以為然,說它不過是個二流的地方學校。奈保爾對今天西方高校文科被左派意識形態主導的情形更持強烈的批評態度,在接受採訪和演講中他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

留學期間他和父親通了很多信,父子倆相互鼓勵對方的寫作。這些信件前年被奈保爾的出版商編輯出版﹕《父子通信》(Between Father and Son : Family Letters)。在信中父親不僅細致地指教儿子應該怎樣努力,更為儿子能确立信心而鼓勁,他在信中寫道:“我毫不怀疑你將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

但奈保爾在充滿自信的同時,也對自己表示過怀疑,在給姐姐的信中,他說,“我要么能相當成功,要么就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失敗。”但父親則永遠對他充滿信心,他寫道:“我确信無疑,如果你出生在英國,你一定已經是成名、富有、并被文人們捧著了。你還沒有老到不象話的程度,肖伯納成功的時候已經44歲了。你應該堅持寫下去。”

奈保爾18歲在牛津念書期間寫了第一部小說,主要是模仿英國諷刺幽默小說家沃(Evelyn Waugh),但是這部寫千里達的一個黑人想把自己變成國王的故事被出版社拒絕了。經過了一年多的沮喪之後,他又以個人經歷寫了第二部、第三部小說,仍未得到出版。

直到寫出第四部小說,終於得到了出版社接受的通知,那年他才25歲。從這第一本出版的書中奈保爾得到的版稅只有100英鎊。隨後的幾年裡,他又連續出版了兩本書,但這三本以他的出生地為背景的書的出版,並沒有使他成功到可以靠寫書養活自己的程度,所以他還得靠給BBC的加勒比海部做記者、給文學雜志寫書評為生。

1961年,在29歲的時候,奈保爾寫出了他的第一本經典作品《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A House for Mr. Biswas),後來被選入“20世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該書以他父親為原型,描寫了一個脆弱、敏感、熱愛寫作,卻被生活磨難吞噬了的人生。“比斯瓦斯先生”童年時就住在一個擁擠、貧窮的大家庭,成年後又被強迫到一樁極不情願的婚姻裡,進入一個頹敗的大家庭做長工式的過門女婿。他一直夢想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帶著妻兒離開這個頹廢的家族。後來他得以給報社寫稿,寫短篇小說,兒子也露出寫作才華。當他終於可以買一棟自己的房子時,卻發現現實和他所期待的並不一樣。貸款利息使他背負沉重的債務,而他又因心臟病被解雇。當留學回來的女兒找到工作承擔起債務,比斯瓦斯可以繼續他熱愛的寫作時,上帝卻不給他機會了,那年他才46歲。赤貧貫穿著比斯瓦斯的一生。

這是一個想掙脫命運,最後終於失敗的經歷。作品無論從內容、表現手法和語言表達都明顯流露著受狄更斯小說影響的痕跡。這是奈保爾的所有小說中最具傳統小說色彩、可讀性最強的一部作品,但讀者自始至終都會充滿淒涼和壓抑感。第三世界的讀者會從中體會到切膚之痛,但這部作品卻最早並一直被西方推崇。
奈保爾認為自己是父親的繼續和完成,他後來寫道﹕“父親的創傷是別人無法表達的……在一個生命的廢墟上,父親的夢想在我的身上繼續著。”

(未完待續)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