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田连元~

论坛:寻音觅影作者:百万美圆大酒店发表时间:2002-11-13 17:10

初中的时候,北京一台每天下午5:30开播田老师的《小八义》,我一集都没落过~~天天放学狂奔回家……



田连元:爱上评书已有半个世纪。





本刊记者/王晨波

田连元,第一位将评书引入电视的表演艺术家。1985年他的评书联播《杨家将》在辽宁电视台试播 成功,此后他的名字便和电视评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上,田从五六岁时就开始接触评书,他记得当 年跟父亲去书馆,父亲在台上说书,他就在书桌下听书,听到兴奋处就总想伸出头看,但是只要他一伸 头,父亲就打他一扇子,让他老老实实不许动。弹指一挥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

新闻周刊:许多人是听着评书长大的,但是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评书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记忆, 沦为边缘的娱乐形式。

田连元:沉沉浮浮是评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先说说评书在当代历史上经过的几个阶段:解放 前后,评书最初走进了广播,当时以天津艺人陈志和的《聊斋》为代表的古典评书兴起;20世纪50年代 起中国掀起了说新书的高潮,袁阔成先生的《野火春风斗古城》、《赤胆忠心》,李鑫荃的《红岩》, 这些人的新评书拥有了大量的听众;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评书作为“四旧”之列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陷入停顿;文革后,刘兰芳的《杨家将》、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新闻周刊:那么您眼中中国评书艺术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田连元:很显然,万人空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觉得目前的状况是很自然的。

新闻周刊:很多人认为评书已经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衰老的艺术。

田连元:我不同意,我就经常收到中小学生、大学生的信,评书一直是广播里收听率最高的节目。 评书有它固定的受众群,我认为评书的受众群本身就是稳定的,它不像现在许多如摇滚、电子音乐那么 闹,非常适合心静的观众。

新闻周刊:面对国内外流行艺术的巨大冲击,评书能否守住自己的阵脚?

田连元:评书具有不可取代性,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一个人、一人多角的方式讲述故事,这是其他 艺术形式没有的。“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自己的哈姆雷特”,每个人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历史 人物形象,评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新闻周刊:任何一门艺术都要在继承与创新中求得发展,但是今天评书似乎缺乏创造力,您的实践 是怎样的?

田连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看,内容上,文革前创作较多,但是文革后大家的兴奋点都在挖 掘、整理传统书目,无暇顾及创作新评书。目前旧的基本被整理完结,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创作的时候 了。对于现代史,我总是蠢蠢欲动,我的想法是试图搞一部现代评书。最近的一部书里我尝试着将道具 变成了雕塑群,舞台上有一扇大门,伴随着悠扬的钢琴声,我走进门中,门内是各个历史时期的雕塑 群,拍摄时甚至使用了大摇臂,推拉摇转几乎全用上了。但是录这样的东西非常的费钱,探索的结果还 是不错的。

新闻周刊:雪村的音乐评书非常的火,您认为这是评书吗?

田连元:这根本不是评书,音乐故事还差不多。但是雪村挂着音乐评书的噱头,说明评书还是代表 民族和大众的。

新闻周刊:您对评书的前途乐观吗?

田连元:对于现状我不满意,但如果问我评书还能活多久,我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它就存在,因为人 不可能不听故事。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那您~
  • 百万美圆大酒店 
  • 2002-11-14 00:29
  • 84
  • 366
  • 0/0
  •   命中!
  • 百万美圆大酒店 
  • 2002-11-15 17:35
  • 0
  • 294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