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色十人摄影展》研讨会实录

论坛:江湖色作者:速度发表时间:2009-05-04 11:56
也贴一份在江湖色吧。


《江湖色十人摄影展》研讨会实录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时间:2009年4月28日下午



地点:798映画廊

主持人:鲍昆



鲍昆:今天是一个小会,主要安排大家对江湖色十年摄影展进行一次讨论,实际上5月1日还有一个正式的开幕式。今天主要参加的是一些学者和江湖色的诸位大侠,还有一些媒体的朋友。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个会议,我衷心欢迎诸位的到来!大家看到江湖色十人展的前言,包括那么蓝的文章已经介绍的比较详细。江湖色是一个接近十年的现象,这个现象在中国现代的文化史上不管轻重,但在我心中是很重的,我觉得它有它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互联网作为媒介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此我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好像又多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一个自由的言论空间。这个是从前没有的,这种形式实际上发生在互联网所能覆盖的各个方面。在摄影方面,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文化形态都离不开媒介的平台,过去的平台是传统的媒介,而这种媒介又被某种权利力集团操纵,所以摄影的发展一定会受到权力集团的制约。互联网出现以后这种局面就有所突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它让摄影人和其它的行业都有了一个通过互联网自由言说的权利。

江湖色是在新浪摄影天地之后出现的一个BBS,但实际上我认为他们是一体的,因为人员、方式、甚至话语方式,整个形成的氛围都非常相似。新浪的摄影天地现在基本上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们只能通过考古的形式再去寻找他们的碎片和影子。但是江湖色一直还活着,虽然现在色彩有些黯淡,但它依然坚持着。所以在江湖色十周年做这个展览,我觉得很有意义!我们要对自己过去的十年做个祭奠和整理,然后再探讨一下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再抛出另外一个话题:江湖色在承接了新浪摄影天地之后,一时成为承载着摄影民主化的一个责任。

当时的江湖色是最早吃螃蟹的。网络平台在当时是一个稀缺的资源,这也让江湖色中那些骨灰级大佬级人物突然觉得大权在握。他们都是有追求的,他们希望能把摄影更好的推进,所以想出了会员制的办法。这种办法我们在序言中都有所介绍。江湖色设定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起到了一种净化声音把信息过滤和优化的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整体的发展,稀缺的资源渐渐的被整体资源平面化,现在互联网反而面临着大家互相争抢资源。我觉得这是一个网站经营上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让互联网平台起到良好的作用?这些问题我希望在今天这个会上能听的到一些探讨。一会儿就是诸位嘉宾发言,发言时我再分别介绍一下每人的身份!刚才我简单的说了大体的方向,但我觉得对江湖色还应该有个更详细的介绍。

江湖色实际上是泡网这个网站下的一个板块,泡网的创始者是纳纳女士,所以现在先请纳纳女士给大家讲讲泡网。



纳纳:昨天我跟一个人说我是泡网的技术员,后来速度就质问我给泡网写过程序吗?我说没有,后来我只好说我是泡网的管理员。在网络上,管理员的角色是尴尬的,是很遭人忌恨的。比如说删贴子,封笔名,封IP--总之一些和网友对立的事都是管理员做的。

现在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网站一些具体的发展演变的过程。

这个网站是在1997年10月的时候产生的。我刚上网是在97年年初。那时的四通利方是网络界最火的一个BBS。我在那个BBS上混了一段时间以后认识了四通利方的网管。那时因为上网的女生少,所以他们就让我做了一个时尚栏目。时尚栏目经过了一些演变,变成了情感画廊和衣食住行。差不多这个时候,四通利方的汪延转让了泡网的域名给我。当时我也不会做网站,于是四通利方的一个技术主管帮我做。

98年开始四通利方的人就逐渐多起来了,我们就想有一个比较隐私的地方可以自己去玩。那时候在泡网做了一个实践性的论坛,这个论坛和现在的都不一样,那个论坛只有一页。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决定再做一个正式的论坛。为什么要再做个论坛呢?四通利方的人越来越多,也逐渐转向商业化,这一来,把原来讨论的氛围冲淡了。我认为这是中文互联网上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被外来者入侵的行动,大概发生在99年初。

当时也是四通利方的一个技术员叫大蓝,他给四通利方做了一套程序。我就跟波子(李嵩波)商量能不能把这套程序移植到泡网来用,于是就做了起来。第一个新帖子出现了,大家也就把这一天,九九年六月四日,当成了泡网俱乐部正式开业的第一天。那时泡网只有一个论坛叫做"江湖论剑",主要接收的是新浪"体育沙龙"来的人,可以说,没有新浪的话就没有泡网。

泡网唯一话题比较纯粹的论坛就是江湖色。江湖色的情况是这样:新浪最早的"摄影天地"的版主叫卤鸭(Royal),就是福州的施于人,他是新浪"摄影天地"最早的版主,我当时跟他认识。当时新浪的"摄影天地"主要是北美的一些人,有大波、小波,Felix-tian、星洲影虫等,国内只有卤鸭一个人,其他都是北美的。他们找到我以后,希望在泡网再增加一个论坛。所以,过了一个月,在1999年7月4日那天,他们也从新浪独立出来了,转到了"江湖色"。

当时大家就规定了一个章程,就是我们不接受所有人贴片,以网友自己申请和邀请少部分人参加的方式吸收成员,实行会员制。比如,每人提交10张片子、摄影简历、摄影器材、个人主页等相关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提交给当时的常委会。常委会是由当时北美的网友和卤鸭组成的,共6、7个人,常委会以多数同意的方式决定谁可以进入江湖色贴片子。到现在还是这样的。

江湖色刚开始的时候人还比较少。过了1、2个月以后,新浪的一些人也被邀请过来了,大家在这里只贴图、不讨论器材。因为新浪"摄影天地"的讨论比较杂乱。北美这几位是以拍片子为主,因此最有兴趣的还是讨论片子。这样一来,江湖色就变成了只讨论照片的地方。大概是在同一时期,新浪"摄影天地"爱讨论器材的网友又成立了一个新的论坛,叫"色影无忌",也是99年,由新浪的老网友XITEK和一些人做的。当时,新浪"摄影天地"就完全分成了两个新地方,一个是讨论片子的"江湖色"、一个讨论器材的"色影无忌"。经过一个粗略的划分之后,新浪"摄影天地"这些人就慢慢地往两边走。

一开始,江湖色常委会把江湖色叫做"第三只眼网络摄影俱乐部"。过了一两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泡沫化兴起,他们也就有了一些商业化的考虑,但与我的想法有一些不和,于是矛盾就渐渐出现。2001年5月,这些矛盾发展成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也是在一件封笔名、删帖子的事件上,我与当时的版主大波有了一些争执。他要退出江湖色,北美和几位国内的网友也相继跟着退出。这对江湖色是一次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是,另外一拨人坚决留在江湖色,他们把版主的工作接过来了,继续组织国内的网友贴片子,进行讨论,使得北美网友出走造成的影响淡化了。这是在2002年。



纳纳:鲍昆老师是什么时候关注江湖色的?



鲍昆:我是2001年。



纳纳:嗯,大概到2003年的时候,国内网友的作品在江湖色中出现的越来越多,在数量上压倒了国外网友的作品。我觉得,鲍昆老师所指江湖色比较辉煌的时期是2003 年-2004年。这期间,网络又一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上网,摄影变成了大众消费的东西,不再有很高的门槛。摄影网站也越来越多,江湖色面临着挑战,我觉得这个影响到现在还存在。现在与过去相比,江湖色沉寂了很多,比较有价值的讨论也少了一些。从2005年之后到2009年都是差不多的。江湖色的制度持续会员制,这样造成能在江湖色贴片子的人比较少,论坛更新也慢。关于江湖色的发展大致的问题就谈这么多吧,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我。



鲍昆:谢谢纳纳。老尼(董纳新)是新浪"摄影天地"BBS最早的创始人之一,请他给大家讲讲。



老尼:我大概讲一下我的感受吧。互联网与其它的媒体一样,都经历了一个过程。都是一开始在比较小的圈子里发展,像一些电脑爱好者,这个圈子会慢慢放大。大部分人会想方设法叫它商业化。新浪进行了商业化,很成功。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我们走出了在国外没有人走过的路-- 把一个BBS建成了当时在中国比较成功的中文网站。但是,成功之后,新浪网不被社会上的一些精英所接受,像在座的都是摄影家。你们不可能和普通的玩家在一个圈子里讨论。所以,江湖色就会独立出来,形成自己的一个小圈子。这个圈子是不是江湖色,是不是脱胎于新浪也不一定,但一定的是大家坐在一讨论摄影。我觉得,不管媒体怎么样,不管商业化怎么样,但目标是一样的,大家一定会坐在一起。我就说这么多。

鲍昆:下面请江湖色的那么蓝先生说一说。



那么蓝:首先,感谢鲍昆老师,以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艺术鉴赏力,策划了这次十年摄影展,因为,江湖色以前尝试过做很多事情,都没成功,但这次终于成功了!我觉得,这次成功来自于鲍昆老师的大力推动,您的威望和推动力,这个很重要。



那么蓝:我要说话题包含四个词:一个是网络、数码相机、会员制、那么蓝。先说说那么蓝。我觉得,这是江湖色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我本人不是会员,江湖色有100多个会员可以贴图,而我是没权利在泡网贴图的。但是,我是评委,江湖色审核会员的七八评委之一,我有一点权力来决定这个人是不是能够成为会员。为什么没有相机的人或者不懂摄影的人能够有权力决定别人是不是会员。我觉得,江湖色不以你是否有相机,或你是否持有昂贵的相机,来决定你在摄影方面的认知。你可以没有相机,拿一个非常小的相机也可以成为会员,只要你对摄影有独特的认识,你有自己的摄影语言,那么,你就在江湖色有一席之地。这就是江湖色与其他论坛不同的地方。以我在摄影圈里面混了这么多年的经历,足以证明江湖色的个性所在,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会员制:会员制曾经是江湖色受到非议的地方。所有人都不知道批准成为会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所有存在黑幕的地方都存在争议。会员制也是这样。会员制最早是由大波他们邀请成为会员。后来有了一个批准制度,先上传十张照片,在后台用另外一个程序,每个评委都有一个程序,可以看到提交者的照片,大家可以同意或不同意。这个制度很独特,这个制度有正面和反面的效果。正面是避免了以前新浪摄影天地后期的嘈杂,反面就是江湖色出现了圈子化,也就是网络的精英化。它从另外一个方面限制了泡网的繁荣和持续的繁荣,限制了活力。所以,为了避免不足,我们一直在考虑改革会员制。一个是推荐制。还有一个是在即将上线的新版中,我们初步决定,开一个初始论坛,命名"创可贴",那个地方没有门槛。我们可以从那个地方选拔一些会员。

最后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说。我觉得,网络出现后改变了摄影人发表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方式,那日松、鲍昆你们对前网络摄影时代很了解,在那个时候,一个摄影爱好者想在一个杂志上发表一些作品很困难,像我当年写诗的时候,想在诗刊上发表一篇作品及其困难。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去诗刊编辑部拜访,当时我极其惶恐,有一种进入殿堂的感觉。我想许多人对于大众摄影等这些刊物有着相似的感觉。但是,网络的出现,让任何人都可以公开自己的作品,它像解放生产力一样完全解放了艺术的生产力。网络媒介的出现,数码相机的出现,实际上把摄影这个行当完全大众化、普及化、娱乐化和消费化了。它同时解构了摄影作为艺术的意义。就是说。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发表作品,那么摄影这门艺术的价值在哪呢?谁能判断摄影人是一个艺术家,还是玩票的一个人?但是,这次江湖色摄影展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摄影被无限消费,逐渐瓦解的时候,作为艺术的摄影还有没有可能存在?我觉得,这次江湖色十人展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像蚂蚁liding的作品,你可以跟他用一样的相机,也可以在网络上贴你的作品,但是,只有少数人,具有艺术感知的人,才能超越摄影被瓦解被消费的窘境,进而贡献出这么好的作品。我就说这些。



鲍昆:我觉得那么蓝的话题引向我们接下来更想讨论的话题。我们超越了具体的东西,结果还原到摄影和我们的关系,然后,网络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涉及到艺术的问题和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们这个社会非常复杂的现象,我希望下一个话题我们继续向这方面靠拢。刘教授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他一直对互联网有自己的见解。



刘树勇:(影展)我看得非常匆忙,但以图片为主的几个网站,我倒是一直比较关住,像老马的博联社、早期的色影无忌、中国摄影在线、还有一个蜂鸟网。我谈三点。影像一直是存在的,自从摄影术发展以来,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和政治之下形成了权力的门槛,有些东西你没法传播。未经阐述的事实是不存在的事实。所以,很多人觉得摄影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借助网络化传播平台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这一可能性被人们看到。但是,我有个问题,网络给摄影带来了什么?这个是比较核心的问题。我个人理解,就像突然有一个无限的空间来到了我们面前。这个就是说,我们过去那种艺术化的想象,高度浓缩化的经典东西,还有一些传统的东西,一进入网络,变得很小,像汪洋大海里的一片树叶。所以,你发现一切有意义的东西一进入这个空间一下就被稀释掉了,这个展览是一个相反的动作,从一个被稀释的东西中重新网聚回来,尤其像进入这样一个艺术空间(指画廊),这个艺术空间跟我们传统对艺术的了解是相关的。

这里有一个矛盾。第一个就是"去异化",我们过去说摄影在降低了门槛的同时,消解了摄影所谓艺术的想象。就是说,你进去之后,人人可以想象,人人可以上传。但是,一进入网络之后,你发现一切都被解放了,这个解放在给予我们权利的同时,我们的艺术也被他给稀释掉了。所以,"去异化"非常重要。这就是在后来说的,网络是影像摄影师的传播平台,我们在网上,包括给别人传阅、交流是没有权力边界的,世俗地享受过程。它已经成了很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随时上网,随时沟通,我觉得对三、四十岁的中国人来讲特别重要。所以,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第一个消解了我们对艺术的想象。如果说我们看了展览或者参考了两位他们介绍的经验,我们是否想一下我们对艺术的执迷是否有问题?第二个是,如果网络把这个意义消解掉,转换成世俗生活,我觉得它是非常棒的,所以,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你发现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状态。就是说,所谓的艺术空间,我们要从无限化的影像资源里,找到一些比较重要的关注,但是,我觉得这个关注有点逆向,又回到一种已经被稀释掉的、被世俗化的生活里,又要寻找意义,这里面是否又回到我们过去关于艺术的想象。我就说这么多。



鲍昆:下面请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传媒学院的院长陈卫星教授谈谈。



陈卫星:首先,感谢泡网举办了这个活动,也感谢我的老朋友鲍昆请我来学习。因为,我毕竟不太熟。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江湖、江湖、就是社会,所以,我想说两个词:一个是社会;一个是流派。刚才我听当事人讲这段历史,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鲍昆不愧是老江湖,你发现了一个新天地。这是什么一个新天地呢?摄影过去完全是一个体制化的结构。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候正好是十年前,也是江湖色诞生的时候。这实际上解放了创作的权利。把摄影过去称得上专业化体制化、需要物质成本、非大众化的东西,恢复到了艺术运动的本性--叫做自发、自主、自制。我觉得,这实际上带来了新局面,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叫"影像公民社会"。就是说,让所有有条件愿意创作的人上来。这个"影像公民社会"一开始可能是很好的。但是后来呢有社会就有江湖,搞贵族制,等级制,由把线下社会的搏弈原则复制到新的"影像公民社会"来。这是人类摆脱不了的本性。但他毕竟是一个解放,一个进步,像这样一个事情从一个小的社区扩展到多个社区从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我觉得这是中国人自我影像的一个解放,大家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我觉得对我们还抱着个人观念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期待或者是一种奢望。

第二个是流派。平时我看得不多,但今天看到的应该是一个精选品。每一幅作品都很有风格,是一个整体实力很强的作品。可能我说的有点夸张,但是我想说这是我期待看到的一个东西。比如说对面一组王国梁(速度)的作品,这个作者我根本不知道,也不熟悉。这样一些很简单的人物造型,但是它带来了一种深度,这个深度依赖于艺术,满足艺术形态的观念,而是一种内在的生气。就是一个人在感官中突然找到了自己,这就是中国人高兴不高兴。从这组画面中找到最真实的答案。他很健康很自主很有活力的掌握这种很有个性的东西。霄虹(梦曦)的几幅照片我觉得震撼也是很强的!那种轮廓那种力量感,以前很少看到这种质感很好的作品。其它还有几个关于社会景观的东西,我觉得这里面隐喻性都很强,也有抽象的风格主义东西。林帝浣(Inkcn)全是一种风格化的,这种风格化对现实是一种反讽,跟前面于翔(Hass)的社会景观的反讽效果是差不多的。一个是聚焦在物体上的,一个是聚焦在人的角度上。还有谢泽(疯语)的城市地理。林帝浣的一组作品隐喻是非常生动的,我觉得创作的瞬间把握的非常好,它里面的图片和文字形成了一种很鲜明的自反式效果,就是说图片本身在引导你的思考。我觉得这组作品至少是在当下是站的住脚的。那就是说能不能从"影像公民社会"中,带给中国人正常心态的审美观念,和传播意识的风格流派的东西。这是我的一个期待,谢谢!



李树峰:我最早知道江湖色就是鲍昆告诉我的,我只是时不时地去看看。我喜欢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装"。这个不"装"和传统的摄影比,可能是身份的不"装",他们完全是自由网络的空间,但是这种拍摄过程中体现的一种努力,看被人们忽略的东西,这些东西很打动我。因为不"装"所以感动、因为不"装"所以真实,我强烈的感受就是这一点。现在看了照片之后,因为很匆忙地看,我还没办法概括他们共同的特征。我们摄影有几代人。有一代人是在很宏大的叙事下所表述的,后来有一代人专门给他反作用力。其实现在来看他还是在原来的叙事话语下。这帮人不在这圈子(指传统摄影圈)里,他只是自己说自己话,这点我觉得是很强烈的一种感受,我就说这两点。



周新京(作家):我从文字上比较强调经典,从摄影上强调民主。刚才讲到江湖色的会员制,挺有意思,因为网络是一个化解经典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破坏。怎么能够统一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觉得刚才那个"影像公民社会"概念挺有意思,很像文化探讨中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个权力的分散过程,但是这个权力的分散要有一个基本的技术保证,就是很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他被数码弄到了程序里面,但是从语言的角度他就没有这个程序。这个相当于傻瓜相机。好像玩摄影的傻瓜相机,天然的就给他提供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语汇。但是文学语言不行,必须要一点点的锤炼。实际上语言的公民社会比影像的公民社会更容易体现。就是大家随便的写作其实都具有语言的原始形态。我听说也有类似傻瓜相机的修辞软件,通过这个软件把你的语言本身就精粹化了。从这个角度讲玩摄影的人是不是要站的更高一点,就是说他不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而是站在技术的肩膀上,所以我觉得他比文学更独到。但是也有不一样的起点,语言它从几岁就学了,而摄影是从稍大一点学的。视觉的经验从睁眼开始,视觉的表述怎么也要十几岁吧。虽然商业美学把人的口味搞坏了。

我觉得会员制和就是会员和大众讨论经典,就是西方的一个潮流。由一个叫富里迪的,他写过《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这本书其实是特别有哲学的。他就是说大家已经不在乎真理,大家的表达就是真理,表达的权利是最高的真理,表达的内容是次生的真理。所以就变得大家对真理不关心,每人都有自己的真理,有自己至高的价值。他的真理可以千锤百炼,是没有止境的。

每个时代都推出自己的代表者。可能因为我们过去被统治了太久,我们对那种狂欢的自由更渴望。我们在文革以后,经典都毁灭了以后,我们还是狂欢。这个消解,就是当代文化对经典的文化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建树。还是一味的强调消解的话我觉得也挺是个悲剧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汉语里就没有什么世界经典。大家对网络人人可以写作欢呼,对网络形成的对过去权威持众口一词的否定态度,就是看不起、耻笑,把这种趋向看成一种耻辱。我觉得这也是这个时代需要讨论的问题。它不像欧洲那样大师林立是消解不干净的。而咱们的当代文化根本就没有经典,没有世界大师。德国汉学家说中国的文学是满眼的垃圾,你说他偏颇吗?但是他提出的是欧洲中心论的价值观,提出来的科学东西你就是达不到。你就是自娱、残虐、你就是没有价值追求。

从文学上来讲是这样。其实摄影师是不是也这样我不敢讲,我觉得核心价值和经典价值的确立,和大众狂欢,还有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个双重的主题,都是应该强调的。



蔡萌:我觉得刚才这位先生说对权力消解这一块,我谈一些个人看法。我觉得摄影被发明出来,他就是有对固有权利消解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对官方的报道有一些个人的观看,像吕楠早先拍的《精神病人》。这些不被发表的照片,都对官方的权力意志构成了消解。当这种消解被挪用到今天看,我觉得挖掘一些被遗忘的照片,对我们来说是另一种消解。其实我们还有固有的经典像吴印咸,像本土这样大师级有一批,也算是比较经典的,像《白求恩大夫》。其实今天看的我觉得可能比当时吴印咸拍的还好,这也构成了一种消解。

网络也有民主的权利在里面,像江湖色有一个小圈子,大家贴照片交流。我觉得这种方式和过去官方的不太一样。因为他们是个人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构成了消解,跟主流的摄影还是不太一样。比较喜爱小圈子化了,像付羽、魏来,我觉得他们也是对主流的摄影另辟新境吧。这也可以讲是对主流的消解。

我们摄影网也说一下,鲍昆老师说要做一个关于网络和摄影关系的讨论,我们雅昌摄影网和江湖色区别还是蛮大的。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将摄影史史料公开和挖掘,来提供给更多的学者作为研究。希望能给这个行业的研究做个促进吧!在中国做摄影史料,特别麻烦的一点是好多摄影史料是不能公开出来的,学者是看不了第一手资料的。我觉得我们摄影网应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这些资料有一些曝光的机会,让更多的学者做研究到这里找到一些所需的资料。另外我们也给大师级的摄影家每个人建立了官网,同时给他们做数据库,把他们的底片扫面到300M。这样主要依托于雅昌的印刷背景,就是把他们的作品数据化。他们可以出版展览。也是一个传播他们作品的平台。另外就是资讯,因为资讯对网站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资讯做的也是比较有选择的。我们上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比如书展。对摄影师有一些有选择的来发布。同时还有一个摄影研究的平台,让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做一个比较学术的摄影网。可能跟当下的摄影网站有一些差别。这个网站刚启动半年,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挺让我们兴奋的。我们还有一个视频的栏目,可以比较快速的对理论家、批评家做访谈。这也是对电视媒体构成了消解。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姚文剑(色影无忌姚主编):我没有觉得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摄影是多大的冲击,我觉得是他是本身发展的一个阶段,摄影是让生活更便利的表达。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操作让影像被更多人所接受,能让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去。



鲍昆:今天我们还请到了著名艺术批评家吴鸿先生,他是艺术国际在线的总裁。



吴鸿:首先我们谈一下摄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摄影从比较长远的艺术史来说,应该是和电影时间差不多的。最早以前,他一定是要借助画画比较成熟的艺术经验。最开始它是模仿的,后来它确立它的艺术经验,它可以借助它的特征来建立美学专业性。摄影看起来很客观能准确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其实它的欺骗性,也是在貌似的可观性里体现出来的。这里面就涉及到拍摄者固有的偏见,他会不自觉的把他的欺骗性带到摄影过程中。也就是说他们知道他们的战斗力比一个军或一个师更强,那就是说摄影背后的力量不言而喻。像文革时期像亩产千斤粮,也是通过摄影的方式。里面可能有很多过程,像前期的和被拍的沟通,把10亩地的粮食放在1亩地,这个跟摄影没关系。把一个对象通过摆拍,用摄影貌似客观的传递出来,然后达到宣传的目的。

另外一个我们在摄影中你看视觉停留的那一刹那看起来挺真实。但我停留在哪里,其实这是一个主观的选择。主观的就是说我怎样把我拍摄的对象,通过我镜头的选择,角度的选择,光线包括后期,怎样拍出来影响观众。这是一方面。摄影看着是个很客观的东西,其实他是最不正式的东西,我原来做过和摄影有关的展览,我想探讨的实际上是主观性的东西,我以前做过记者,这些东西完全来自我做摄影记者一年多的感受。

摄影和网络之间的关系,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是同步发展的现象,数码摄影的发展,的确给我们传统的摄影美学带来了冲击,一边是我们摄影工具的廉价化,第二个是数码发展以后对图像后期的处理的成本也是非常小。也就是说你有了一个相机,一个电脑,就不用有专业暗房了。我们从前对摄影的神秘,很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房里。数码会给影像带来平民化,但同时也带来了廉价化。第三个就是说摄影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途径,这和网络化有关系。以前一张图片要想发表无非就是报纸杂志,也就是说你这个图片是否发表首先要通过杂志编辑这关,他们的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