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江湖色广州影展观后感

论坛:江湖色作者:足迹发表时间:2006-08-15 14:50
前言:影展结束一个月了.今天下午,funky在MSN上发来一个链接,说是无意间发现一篇评论影展的文章.来自中山大学BBS.看过之后,有感动,有收获.转贴到江湖,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时间仓促,未能征求原贴作者的意见,见谅!


发信人: roserose (paul & henry),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江湖色广州影展观后感(上)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Sat Jul 15 00:25:08 2006), 转信

"江湖-色"广州六人展:"一人一视界"摄影展

网上版http://paowang.com/gallery/exihibit

终于等到"江湖-色"的人在广州开影展,虽然这次规模很小,仍然早早列入计划要去捧场。参展人有我一向喜欢的Redrocks,在无忌上也赫赫有名、来过中大开讲座的大卫独夫,另外足迹、bluemount和funky也稍有认识,唯有jogo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

Redrocks这次参展的照片不多,都是sepia效果的黑白静物,我觉得相对于我以前见过他众多的杰作来说,这次的片子算是中规中矩(可能因为他身在美国,不知是不是别人帮他挑的)。像他这种职业摄影师,光影构图等基本元素固然是没话说,意境也不错,胜在简单得来耐人寻味,有点像16世纪的风景画,静谧里面淡淡的忧伤。从技术上来讲,可以特别注意其细腻的质感和层次的排布,例如"untitled006",天空云层、海水、沙滩以及白色絮状锥形物在画面中的分割比例,沙滩和海水质感的对比,沙滩上白色絮状锥形物的形状和阴影,等等,都是值得推敲和玩味的细节。一个专业水准的拍摄者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别,往往就体现在细节的精致程度。

大卫独夫展出的是西藏组照,视觉冲击力强,色彩浓重。这个系列之前我已经在广东青年摄协和中大的讲座活动中看过两次,前两次是看幻灯,数量是这次的几十倍,这次是第一次看冲晒放大的,数量也再次精简。冲晒之后的感觉更接近写实油画,和幻灯的效果又不一样。最突出的我觉得有三张,分别是"领魂灯"(网上版名称是"015")、"西藏的眼睛"和作为"藏地来风"系列海报主打的那张(网上版名称是"15之16")。

西藏照片拍的人多了,而且西藏的人文地理条件,拍照时都很容易出彩。大卫独夫这个系列优胜的地方,很明显在于头脑中的构思,以及对藏地文化中最玄妙部分的把握。"领魂灯"之前我在photo讨论过(好像是03年还是04年的时候),处于运动过程中的朝圣者手里的灯清晰而其他运动物(包括朝圣者本人)和静物都虚化,用的应该是平行追随,而且速度要非常精确(可能试验了很多次,也可能没有机会进行试验),因为只虚化人而要保持灯的清晰。而且,虚化后人的背影有两笔浓重的红色和蓝色,好像油彩,以灯为焦点,与另一边静止的木柱形成对称,在追随的同时兼顾了画面的平衡,可以说是比较难得。

"西藏的眼睛"是我觉得接近完美的一张照片,但很奇怪网上版没有这张,不知是不是漏了放上去。在全黑的背景中,顺光拍摄穿着藏族服饰的小男孩,捕捉到小男孩脸上奇异的光辉和恍惚的表情,更难得的是竟然还有眼神光,眼神清澈灵动。顺光的光线不是像一束强光投射的效果,而是比较暗的自然光,刚好在黑暗中勾勒出小男孩的右半身,左半身隐没在黑暗里。就像一个人物在黑暗中慢慢浮现,虽然是瞬间静止的图片,却能让人联想到电影里慢镜头的动态。小男孩鼻子阴影形成蝴蝶光斑,整个照片都和著名的用光大师伦勃朗画作风格相似,"用黑暗来描绘光线",加上藏民的服饰和宗教气质,其神秘感和伦勃朗的宗教题材也有相通之处。

这张照片我和cy讨论了很久,包括黄金构图、对焦和色彩,都堪称无懈可击。而且,画面不需要太多环境符号交待(全黑),都足够让人明白文化背景和宗教色彩。我们讨论的内容还包括是否摆拍,讨论的结果,无论是摆拍还是抓拍,都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杰作。如果是摆拍,光影构图方面难度相对小,但摄影师预先构思的想法、摆布人物的位置和表情,功力要很高,就像一个第一流的导演,才可以想出这样的画面。如果是抓拍,是自然形成这么完美的画面,摄影师要反应非常快、基本功一流,才可以用光影抓住这个瞬间。不过我对这张照片的名字还有点不够满意,觉得简单了点,小男孩给我的印象,不止是眼睛,简直有点像灵童或者小活佛的感觉。可以在这方面再考虑一下作品的名字。

做海报的那张,红色两面墙的夹缝中两位喇嘛的背影,似乎在向前未知的尽头探索什么。可以联想的内容也很丰富,就是色彩稍嫌有点过火,虽然第一眼的冲击力很震撼,但再看就觉得有点浮浅。

有背景,有故事,基本功无懈可击。大卫独夫的照片可以作为教科书范本。

Bluemount(蓝山)的"城市•荒原"其实是两个主题凑在一起,"城市"的部分是纪实为主,有点像安哥的风格;"荒原"系列是风景为主,感觉似水墨画,讲究留白和空灵。两个主题分开来看,都有一定水准,但没有特别突出的个别作品。作者把两个系列放在一起,可以理解他的意图,不过感觉不是很到位,有点牵强。尤其是并列对比的两张照片之间,缺乏具体的联系,有点像刻意的拼凑。愚见以为拍摄或编辑构思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把"城市"和"荒原"主题之间有某种共通性的照片对比出来,才能表达到位。 例如,"2之7"左边两位女郎背影的照片(属于"城市"),和"5之7"右边沙地上的几枝芦苇(属于"荒原")放在一起,可能会比现在的编辑效果更理想。

足迹的老挝组照在色彩和文化触觉上,同大卫独夫的西藏组照有点相似。不过,足迹较随意而不及大卫精工,人情味气息浓厚,但画面就没有那么完美。很多张照片都有亮点,但也有值得商榷和改进之处。而且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基本上全部照片都有偏色,我个人是不很欣赏的,有点肤浅。我个人最为欣赏的是网上版最后三张:"15之18"、"16之18"和"17之18"(也是足迹专辑做海报的那张)。

"15之18"正可以和大卫独夫的"西藏的眼睛"放在一起比较,也正体现两位摄影师的偏好和水准。前者非常生活化,平易近人,有亲切感,小女孩似笑非笑、微妙的神情也捕捉得不错,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但是,背后虚化脸带笑容的小男孩作为背景,虽然能够和焦点所在的小女孩形成对照和衬托,稍嫌太过直白,手法也太常见;更重要的是,这个背景人物的存在,虽然可以交待一定的故事环境,但同时也增加了画面中的符号,直接干扰观者玩味小女孩神情的注意力;而右边的金属条框就更加只有负面的作用。这一点,大卫独夫明显技高一筹,一套藏族的服饰已经足够带出故事环境,画面干净利落,完全没有多余的元素去干扰趣味中心。

另外顺便讲一下选片编辑方面,我觉得足迹挑选同样题材和构图的照片太多,例如拍小孩的神情,在一个这么小规模的展览里面竟然有4~5张之多,这种做法不够专业,展出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因为太多相似的照片对于观者来说容易混淆,干扰对最突出作品的注意力。"16之18"是我个人最欣赏的一张。拍剪影不罕见,特别的是剪影的动态和静态配合起来的趣味性,加上光亮部分以大片色块组合交待背景,简单明了,建筑物的剪影刚好在黄金分割线上,整个画面看起来既舒服,又别致生动。个人认为这张照片可以起个名字叫做"影子游戏"。

"17之18"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抓拍的功力。在那个瞬间,捕捉到最美妙的动态线条,无论是人物的动作还是竹子末梢因弹性划出的弧度,都不能差一秒。此外,人物动作优美又富于力度,人体肌肉的美感表现得很好。简单干净的蓝天背景也起到不错的烘托作用,在这个画面中,假如多一点白云或者飞鸟,虽然画面会更丰富,但同时主体的线条就远远没现在那么突出。这个时候,Less is more。

Jogo我之前没有认识。现在展出的主要是广州街头随拍(亦即我们平时讲的"扫街")。黑白纪实类,水准还是有的,随意性还是太强了一点,对于前人已有的同题材作品来说没有很大的突破。我想评论的只有一张,也是做海报的一张:"1之20"。画面比较简单,用光很常见,就是天井下来的一束光射在黑暗里,类似舞台打灯的效果(这张的用光也可以对比大卫独夫"西藏的眼睛",后者真是自然平滑,绝对没有这么强烈的戏剧效果,但更耐看),一个大概是外地来打工的洗头妹收铺之后走在小巷里,可能是凌晨时分,她脸上有着明显的疲惫和麻木;可能天气比较冷,她穿得很厚,也有一点瑟缩;但是光线里,她望着自己眼前地上要走的路,她在想什么?在想来到大城市的经历?想起自己的故乡?还是什么都不是,只想快快回到落脚之处,即便很简陋,也可以倒在床上?……这张照片最打动人心、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个人物背后仿佛有故事,光线正好告诉我们,她背后的店铺是一个发型设计中心(也就是发型屋),从这个背景和人物的形
象出发,可以有很多很多联想,也可以有很多故事,甚至可以作为一篇小说或一部电影的开头,总让人觉得,还有下文。

Funky玩的"广州四格"类似Lomo。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过,我个人觉得最多只是一个触发灵感的参考,可以让观者多一点新鲜感和不同的角度,但没有太多内涵和值得钻研的东西。Lomo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艺术,而不是严肃意义上的摄影。

总括来讲这次小型影展还是很不错,艺术、人文地理和纪实都兼顾到,编排合理,策展也是简单而到位。Redrocks和大卫独夫的水准最高,放在最前面,而且两个人的风格迥异,先来黑白,再来彩色;第三位我觉得要数足迹,不过足迹和大卫独夫的照片比较相似,所以中间用Bluemount的黑白来做一个分隔;最后两组"扫街"和lomo轻松结尾。

注意到他们是用黑色纸板整块覆盖在底板上,再直接贴照片,比我们这次毕业生摄影展分割黑色纸板的做法,无论是操作还是展览效果都要好很多。在策展和装饰展板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吸取经验,以后我们自己再做影展的时候效仿。

--

一个姐儿十六七,见一对蝴蝶戏。香肩靠粉墙,春笋弹珠泪。唤梅香赶他去别处飞!转过雕栏正见他,斜倚定荼縻架。佯羞整凤钗,不说昨宵话。笑吟吟,掐将花片儿打。

※ 来源:.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bbs.zsu.edu.cn.[FROM: 192.168.40.143]
发信人: xiuson (亟需美白),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Re: 江湖色广州影展观后感(上)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Sun Jul 16 00:04:32 2006), 转信

我是门外汉。不过看了这些展出的作品,最喜欢的是大卫杜夫的西藏系列,图片中充满了灵魂,静静地看着,便被感动了。另外redrocks的黑白照也能打动人心。如玫瑰的介绍,在意境上静谧中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我最喜欢那张风草云,在静物中演绎“动”,很妙。

--

发信人: mama (^_^),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狗尾续貂,也谈观后感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Sat Jul 15 19:34:49 2006), 转信

自己没时间过去,其实还是有点懒,就在网上凑合看了看,说点个人的看法,争取跟你有点区别。几个人当中最早认识的是jogo,在无忌的黑白摄影板块是泰山北斗级的资深,两年前就跟他请教过很多黑白片技术处理上的问题,也算半个黑白摄影启蒙老师。以这次参展的作品来讲,从技术细节上算不上他最好的,他的个人网页上有很多构图影调内容都颇为出色的片子,但展出的片子共性就是看起来太随意,但我喜欢这种风格,原因后面讲。

PS:jogo的摄影blog: http://jogo.blogbus.com/index.html

其次熟悉的就是redrocks,大卫,还有足迹了

redrocks这次展出的片子,的确沙龙成分大了些,他过往的作品涉及范围很广泛,大部分内容都留给了人物肖像,这次没有挑出其中一些精品展出的确有些出乎我意料。或许是想故意忽悠fans一把?不太理解。不过单就这些片子来说,可谓张张精品,对于不熟悉他的人来讲,足够轻松唬住眼球了。提前就低估观众的审美情趣的确有点不厚道哈哈

大卫的作品看得很多了,包括无忌跟江湖。这次参展的片子无论是主体的描写还是气氛的烘托,都达到9成9的效果。你赞过的我就不提了。要说有啥缺憾,也还是体现在这9成9的表达效果上,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匠气十足但无法给人更多的相象空间。相反,他近期关于三寸金莲的拍摄我就喜欢,比起这组藏片显得松散多了。

PS:大卫的摄影网址 http://www.davidview.com/chinese/index.asp

这里要点名表扬的是足迹的这组《穿越宁静》系列,之前我是眼巴巴等了近一个月才看完全部的50多张照片,这人一天上一张片的速度真是让我很不舒服,但还得等啊~不过每次看到新片都还是觉得值回票价。足迹这组片跟大卫这组片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大卫的片子几乎都是封闭式的构图,力求在取景框内完成对对象的所有陈述,不能多也不会少。足迹用了开放的手法,让人的视野时而发散,时而流离,时而聚集于趣味中心,时而拓展向图片的外延。他提供的更多只是一种思维的线索,让我自己去画面中寻找东西,如果我找不到,我还会去联想画面以外空间。这种看片的方式是因对象而异的,但我在足迹以前的组图《边城志》,《她世纪》中习惯了这样的交流方法,并且获得了共鸣。

PS:交代清楚一切的片子绝对是好片子;在画面中留下残缺,引导观众去联想的片子也是好片子,只不过那是另外一种境界了。

所以我用同样的方法去看Funky的LOMO系列,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我相信作者展出这些片子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一种感觉,而不是展示摄影水平。虽然片子我大多看不出什么来,但我把原因归结于生活理念不同。或许在另外一些人那里,她可以获得共鸣。

Bluemount这组片,让我想起了荒木经纬的《东京人体》画册,都市影像和人体,看似不相干的客体,就并列地呈现在画册的每一张跨页两边。有什么比较意义么?我把它归到“私摄影”或者“观念摄影”一类,或许有些人的思维就是这样无逻辑的,用影响表达出来而已?

Bluemount的片子,至少在影调上能让我感觉舒服,但暂时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启发。
------------------------------
我现在觉得,来自江湖的摄影师(一部分),超越我们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或
许我们太把摄影当回事了。

---------------------
江湖需要什么样的评论?
摄影需要什么样的思考?

谢谢ROSE,谢谢中大的朋友们.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