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鹰:爸爸的烦恼

论坛:小小江湖作者:散骑发表时间:2008-10-16 09:40
黄铁鹰:爸爸的烦恼

文/黄铁鹰 [2008-09-08]



难道爸爸的烦恼是个无解之题——滞胀下,金融财产无法保值?

爸爸今年84岁,他1984年在东北长春市退休,至今已经25年了。尽管退休时工资很低,但这些年国家不断给涨工资,加之孩子们经常给他“财政补助”,他和妈妈这些年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

2006年我回家,爸爸跟我说:“我和你妈这些年一共攒了快二十万元钱了。你妈总希望我能再多活几年,她的目标是攒到三十万元,到我们走时给你们三个子女每人分十万元遗产。”我听了之后,又笑,又恼,又无可奈何。爸妈过惯了穷日子,二人不仅从不下饭馆,就是买菜也总挑最便宜的买。他们这二十万元真是一分钱一分钱省出来的。

2008年5月,我又回家。爸爸偷偷跟我说:“你妈的目标看来实现不了啦,我们的积蓄变成十二万元了。”原来妈妈为了提前实现三十万的目标,2007年6月份,在妹妹的怂恿下,拿了十万元进入股市。现在账面只剩两万多。

爸爸的烦恼

“你千万不要跟她提这事,一说炒股她就不给我做饭了。”爸爸笑着说。爸爸笑完,马上又说:“不过现在的情况还真让我有点担心,如果你有时间,我倒想跟你探讨一下。”

嘿,这可是爸爸少见的态度。我爸爸虽然只读过小学三年,但天性聪敏好学,十三岁做过会计学徒,十六岁做过日本劳工队的书记员,解放后还当过报纸主编。尽管后来被打成右派,但他五十年里从未间断过学习——每天读《参考消息》,手边总放着一本字典。

爸爸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术业有专攻,所以尽管面对的是儿子,他仍然拿出请教的态度,因为我毕竟有着两个经济类的硕士学位。有学位的人,往往不太把学位当回事,因为学位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让人知道自己无知;可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爸爸,对学位往往保留着一丝敬畏。

我惊喜之余,还有点担心,希望爸爸的问题别太难,能让我不辜负我的学位。不知怎么回事,我53岁了,爸爸84岁,可是我还总像小孩子一样,依然渴望得到他更多的承认。

爸爸问:“什么叫滞胀?”

爸爸总是关心时髦问题,我笑了。

“就是经济增长慢了,物价反而增长快了。”我轻松地说。

“那我们长春现在是不是滞胀?”爸爸又问。

我说:“这个不一定,这要看综合经济数据,比如GDP增长速度、零售物价指数、失业率等等。”

爸爸说:“我看不懂那些数据,但我有几个指标,你看能不能说明问题。长春猪肉,2年前7元,现在15元;大米两年前1元钱,现在1元5;每天站在我们院外十字路口,挂牌子打零工的人,去年二三十人,今年增加到四五十人;我们家保姆,去年工资500元,今年你妈给涨到700元。”

我有点没把握地说:“这可能就是滞胀的一些苗头。”

“那在滞胀的情况下,我和你妈这样年龄人的积蓄怎么才能保值?我们不想赚大钱,只是想在死前,这些积蓄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不至于给你们添麻烦。我和你妈还算好的,每月还能领到退休工资,这个院子里有些人就靠吃原来的积蓄,所以大家每天都在讨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金融资产不贬值。”

爸爸嘴里总是与时俱进的词,说完后,他还刻意盯了我一下,好像是说:别以为老头什么也不知道。

完了,图穷匕首见!爸爸的真问题才露出来。我一下子懵住了,因为没想过。

儿子与父亲的PK

现在的股市情况,谁敢向他推荐股票投资?

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股票投资是战胜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武器,从长期看,股票回报率一定优于债券、现金。其实股票投资也是战胜经济紧缩的有效武器,美国有个经济学家作了一个统计研究,他假设一个投资者,在上个世纪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前的股市最高峰——1929年9月3日,买入美国道琼斯成份股,他的股票价值在随后的大熊市损失90%。可是如果他坚持25年不卖,当1954年道琼斯指数终于渡过历史上最长的熊市,重新回到1929年最高水平时,这个投资者的股票年投资回报率在扣除物价因素后仍然可以达到6%,远远高过同期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什么会是如此,他的解释令人信服:经济紧缩,万物萧条,股票也便宜;如果股票投资者用股票产生的红利再投资,就会拥有更多股票;一旦经济走出萎缩,这些股票就身价不菲。正是因为如此,股票投资也是成功地战胜经济萎缩的法宝。

可惜,不论经济通胀、萎缩还是滞胀,股票投资必胜的前提是长期,这恰恰不适合我爸爸,他已经84岁了。

买黄金呢?尽管最近有本好像发现新大陆的书——《货币战争》,让不少中国人开始储藏黄金,可是真正的事实是:黄金价钱过去200年扣除通胀才涨了37%。19世纪初,一盎司黄金值30多美元,如果一个投资者1808年用35美元买了一盎司黄金,2008年8月他的重重重孙子,把这一盎司黄金传家宝卖掉,仅值800多美元。200年才涨了22倍!可是我爸爸吃的猪肉,2年就涨了1倍,再傻的投资顾问,也不能让我爸买黄金呀!

那就买房子吧,都说房地产保值。可是房地产变现能力差不说,房地产租金回报率太低,只比银行存款利率高一两个百分点;再加上当前房地产商好像奥运会的运动员一样,比着打折卖房子,让人总担心明天房价会更低。即使真有投资专家敢大胆地说:房价三年后有70%的可能会走出低谷,可是我爸爸的情况能承担那30%的不可能吗?

我更不能说:“你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和买点国库券吧。”因为他们的钱已经在银行存款和国库券上。如果是简单的经济萎缩,谁都知道持有现金是最好的投资,因为物价下降,同数量的现金会买更多的商品。这就是为什么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萎缩时银行曾向存款人反收利息的原因。可滞胀是经济萧条了,物价不萧条。正是每天的物价上涨,才让爸爸担心他的存款和国库券会贬值的。

可是我的学位,很难让我在爸爸面前轻易投降,因为我不想让他感到供我读学位的钱也滞胀了。于是,我所答非所问地说:“你那点钱就别再考虑什么金融资产投资保值的了,该怎么花,你就花吧。花光了,贬没了,你不还有三个孩子嘛?谁都会保证你晚年衣食不愁的。”

爸爸说:“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其实十万元和十亿元是一个道理。我这十万元,你不知道怎么保值,给你十亿元,你也照样不知道。”

我当然不承认。我说:“金融资产保值问题,同你的年龄相连;因为你岁数太大了,很难有好办法。”

爸爸是个得理不让人的人,八十多岁依然不改。他一下子露出我太熟悉的那种较真不服好斗的神情,说:“快死的人的钱就不是钱吗?这种钱就只能眼看着变成纸?我看你这个经济学硕士也不怎么样!”

我看爸爸开始喘粗气,他有肺气肿。我马上投降,说:“爸,你这问题其实是经济学的大难题,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办。不仅我不知道,其实绝大多数专家也不知道怎么办,说知道怎么办的那少数几个,也是不懂装懂。”

爸爸笑了,他对成功挑战了我这个经济学硕士很高兴。然后,他眨眨眼告诉我说:“你知道你妈妈的方法是什么吗?咱家里本来有个大冰箱,我们两人根本用不了。结果她又买回一个大冰柜。在里面冻了五只鸡,十斤猪肉,十斤牛肉,五斤涮羊肉,五斤带鱼。不仅如此,还买回我一年吃的药;再加上一百斤大米和三十斤豆油。”

爸爸又说:“你妈妈真是个傻瓜。这些东西最多够我们俩吃半年的,根本解决不了我们积蓄贬值的问题。我跟她说过,如果吃的东西要涨价,你不应该去买股票,而应该买粮食期货。上个世纪30年代,东北闹粮荒时,你大伯父在哈尔滨炒大豆期货,就曾赚了一个车皮的大豆。结果有钱后,把乡下的媳妇扔了,找了个城里的小姐。”

我瞪大了眼睛问:“什么?你想让我妈去当国际炒家?你知不知道现在国际粮价飙升,就有人认为是国际炒家利用期货买空卖空兴风作浪!?”

爸爸说:“什么国际炒家?再笨的人都知道,地球上的粮食产量赶不上人吃的,现在城里人每天都要吃肉,听说生产一斤肉要消耗五斤粮食。不仅人消耗粮食多了,狗也多了,我们这个院子现在有二十几家养狗,狗吃的都比30年前人吃的好。因此,粮价一定会涨,可是最近我看报纸,怎么玉米期货又降价了,听说很多炒期货的人又亏钱了。因此,我也不敢再跟你妈说了,怕她真去炒期货,把这十万元再炒成两万。你妈前天还跟我嘀咕,说:老二要回来了,他是经济学硕士,又在香港做过生意,你问问他咱们这点积蓄怎么办?”

爸爸停顿一下,然后又自嘲地说:“人真有意思。以前没有积蓄,也没有这个烦恼;现在有点钱了,就开始为钱烦恼。”

国际难题

带着爸爸的难题,我2008年8月回到澳洲。经历了十年高速增长的澳洲也开始感到了滞胀。失业率开始抬头,汽油和食品价格的快速飙升已经让工薪阶层感到压力。受影响最大的自然也是没有继续赚钱能力的退休老人。

澳洲退休保险是强制的,雇主必须把雇员收入的9%作为退休金存起来,一人一户。这些退休金大都由政府认可的投资基金打理,当人们退休后就从此支取生活费。从2008年1月到现在,澳洲退休金整体缩水了10%,因为退休金有很大一部分投资在澳洲和世界股市上,所以澳洲老人的钱跟我爸爸的一样也少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澳洲电视有一种中国见不到的广告,在滞胀的今天几乎见不到了,那就是专门针对老人的葬礼保险广告。“你每天只要付出一元钱,你就会有一个体面的葬礼,而且不会给你后人带来任何财务负担。”接着出现一个葬礼结束的酒会场面,你的后代端着酒杯,在你的遗像面前体面地招待那些送你最后一程的朋友和亲戚。我相信卖葬礼广告的保险公司,一定是发现今年买葬礼保险的澳洲老人比原来少了。这是常理,人今天都过不去,谁还管死的事?

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滞胀下财产保值的问题,因为没有遇到过。于是,我开始向Google和百度请教,当我把“滞胀”、“投资策略”、“stagnation”和“investment strategy”敲进键盘,上百万搜索结果冒出来,选了几篇研究一番,没有一个观点让我信服能解决老人积蓄在滞胀下减少的问题。于是,我又向那些正在第一线帮人理财的专家们请教,我咨询了一个澳洲的持牌资深投资顾问,一个中国的基金经理,一个香港的投资银行家和一个在美国大学教金融的教授。结果四人的招法尽管有些不同,但最后都强调一点“目前的投资环境做什么都危险!现在的经济形势太诡异了,谁都看不懂!还是持有现金和流通性好的短期债券稳当一些!”

我又打电话给一个香港的老朋友,他是香港第一代持牌股票经纪人,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做股票生意。

“什么看不懂!是当代人没有遇到过。”这位快60岁了,至今还做股票经纪的朋友,在电话里大声跟我说:“今天的经济形势同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的滞胀很相似,72年香港刚入行做股票经纪的新人,年底奖金就能发36个月的;73年股市从1700点跌到150点,经济萧条,可是物价却飞涨;股票几乎没有交易了,很多经纪人为了维生都跑到制衣厂剪线头去了。我告诉你吧,在滞胀情况下,没有避风港,谁的钱都要少,别说你爸那点积蓄,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和中国政府那上万亿的外汇储备也得缩水呀。”

放下电话,我好半天没说出话来。难道爸爸的烦恼是个无解之题——滞胀下,金融财产无法保值?

如果是这样,妈妈的冰柜、澳洲老人不买葬礼保险真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老人资产同年轻人的不同,老人资产投资期短,经不起大风雨;今天亏了,就是亏了,只有今天节衣缩食;因为老人没有明天。任何人如果不死,从理论上都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如果知道自己能成为世界首富,谁还会节衣缩食?

所以伟大的凯恩斯留下那句永远挑战投资者的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会死的。”

记得一个朋友曾同我探讨过财富问题。

他问我:“什么叫富有?”

我说:“就是钱多。”

“多少钱算富有?”他又问。

“越多越好。”我回答。

他说:“不对,准确地说:一个人是否富有,不是看他死的时候银行存折上有多少钱,而是看他活的时候花了多少钱。”我觉得他的道理挺新鲜,有一次回家看到爸妈那么节省,就把这个道理讲给他们听。爸爸听完后说:“他知道个屁!他到我这个岁数就知道了,我现在担心的不是生前花多少钱,而是把钱花完了,我还没死!”

以前听人说:“人越老越贪财。”不理解。现在懂了,是因为恐惧。

文章写到此,电视新闻刚好传来刘翔退出比赛的消息。太意外了!人都以为能掌握命运,其实命运是天定的。此时此刻,外面正下大雨,从奥运会开幕到现在,墨尔本已连续下了11天雨,真希望大雨不停,结束澳洲百年大旱,让小麦大大丰收,降低世界粮价,舒缓经济滞胀,减轻爸爸的烦恼。

(作者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现居墨尔本)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