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狗狗的相关性教程-2003

论坛:小小江湖作者:曲终人不见发表时间:2006-05-07 15:21
0序言

我家少爷到京城读书,第一次月考,在石景山区初中部最好的学校,在无数的失误之后,最后的总成绩(不含体育)全班排名第二,全年级排名51。

明年少爷中考,中考的形式是这样的:北京最好的高中是四中,四中每年分配在石景山的名额大约10个,而少爷的学校高分学生在石景山区占半壁江山。这样,少爷要进四中,年级排名要进前五。如果要进北京排名前三的高中,年级排名就要进前15。

和少爷分析了这次的考试状况,失误太多。比如数学,无一不会,结果在120分里面只得了107分。比如化学,有道题全班只有一人做对,另外一道题全班只有一人做错,那“一人”皆是我家少爷。粗心失分粗粗一算就在25分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解决了失误的问题,年级进前10没有问题,进前5希望也很大。

我对少爷说,我要编写一个零失误的教材。

少爷说,要教材干什么,关键还是要练习。

少爷说对了,练习是关键。但是我心里已经为少爷准备的练习题中,有些看来好象是和粗心和失误风马牛不相及的。必须让少爷明白了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练习,才会在练习中有所收获。

1 风马牛是否不相及

按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相关的,不同的只是相关的程度不同。比如我打了个喷嚏,读乐乐就在千里之外摔了一跤,搞的灰头土脸,这叫弱相关。比如我踢了路上屁股一脚,路上就觉得屁股疼,这叫强相关。

寻找,理解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对于理解和完成本教程中的练习是很重要的。再举一个相关性的例子如下:

有两个顶尖枪手对决,在最后的练习中,其中一个是练习拔枪,扣扳机。另外一个是做相关练习,主要注重节奏和时机,听女朋友弹钢琴,手指变节奏地扣桌面等。最后后者险胜多。

相关练习可以使练习多样化和关键点的强化,在所有学科的练习中都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本教程中布置的练习,以相关练习为主,重点解决造成失误的粗心,注意力不集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达到关键时刻颠峰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2 习惯的力量

很多人很聪明,好象没有不懂的,但是常常在考试中犯低级错误。这些人也好,他们的老师或者亲人也好,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也许认为,只要在正式的考试中,仔细一点,就可以考好。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在考试中频繁犯低级错误,这已经不是粗心的问题,而是习惯的问题。事情一旦上升到了习惯的高度,就不是考试以前告诉自己一定要细心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不是在考试的过程中不断地念叨小心就可以小心的起来的。

讲一个关于习惯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阿呆和尚,入门以后,先练习剃光头工夫。阿呆先是用剃刀在南瓜上练习。每次练完以后,阿呆就把刀一甩,插在了南瓜上。老和尚看见以后说,阿呆,你怎么把刀往头上插呢。阿呆说,这是南瓜啊,等我给人剃头的时候,我自然就不会往上插了。

等阿呆在南瓜上练习了千百次,手艺纯熟以后,就正式开始拿老和尚的脑袋来开练了。开始前,老和尚说,你可千万不要把我的脑袋当南瓜插哟。阿呆笑道,怎么会呢!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猜的到,阿呆剃完头,顺手把刀往南瓜上一甩,老和尚的脑袋就血流如注。

最后的结论就是,很多事情不是懂与不懂,引申一下,很多人不是好或者坏,问题的症结,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习惯而已。

3. 识的问题

识,是指的识错。比如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无“识”,那么就对错误视而不见,就无法减少和避免错误。要对错误有敏锐的观察力,心里要有识错的意识。

对错误的认识有各种层次,感官上的和意识层次上的。在我无数次的考试中,有两次失误记忆很深。一次是初中二年级,作一道题的时候把圆面积公式用成了2πR了。考试完以后两个小时,突然省悟过来,错了!还有一次是大学线性代数考试,在展开一个矩阵的时候,8+3结果写成12了。考试是在上午,然后在中午睡午觉的时候,从梦中一拍大腿,翻身而起,知道错了。这两次错误很有意思,都是在感官层次上,也就是潜意识层次上认识到了错误,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次上。

对错误视而不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观察错误的意识,对错误缺少敏感性,缺少观察错误的方法和思路等。在感官层次上认识错误,从思想上来说是低级的,但是从水平上来说是高级的,是对观察对象本质极其熟练才能达到的。如果拿起作业来,用鼻子嗅一嗅,或者用眼睛扫一下,眼睛感到刺痛或者鼻子感到异味的地方就是有错的地方,这样的功力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吧,或者干脆没有,但是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很久以前我家请过一个小保姆,那时和另外一家共用一个厨房。厨房地面上已经厚厚的一层泥了。我家保姆并不懒,但是她眼里看见了地上的泥并不觉得脏,她自然就不会去清理。在农村,地面本来就是泥土,所以泥土不等同于脏。

脏和作业中的错误是类同的,此节中的相关性练习就是识脏。眼里有脏,并分析脏从何来,怎样避免和/或去除,才能解决脏的问题。

练习一:在过程中避免脏。在每天袋装牛奶到入碗里的过程中,总要倾洒一些到桌子上。我家少爷以前从来不注意,洒了就洒了,所以没有改变。因此,要逐步做到一滴不洒。首先是要看到洒出的牛奶。其次分析牛奶是在哪些操作过程中洒落的,对,第一就是用剪刀剪开袋子的时候,持袋子的手的位置很关键,然后就是倾倒的时候,牛奶可能倒出了碗的范围,三是牛奶可能溅出碗外,四是在用剪刀剪袋子尾部以便加快和倒尽袋内残余的牛奶时容易洒出,五是最后抛弃袋子的时候。要求在此过程中打起120分的精神,确保每个过程作的完美无错,不洒一滴牛奶。注意体会一下成功完成此过程时候的心态感觉。

练习二:在事后去处脏。洗碗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要去处脏,看见脏比较重要。对脏的认识,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眼睛看见,另外一个是用手去感觉,是否有油腻感。用眼睛看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方式,不可漏掉不易察觉的地方,比如碗底,平面接缝处。往往容易忽略掉的地方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用手去感觉的时候,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保持手的清洁。如果手本来就有油,那么对碗是否干净就无法加以判断。体会一下看见脏的过程和去处脏的过程,要认识到,作作业时,心的纯静和清明好比明亮的眼睛和干净的手。

4. 完全覆盖

这个完全覆盖,又好像是对错误的地毯式搜索。在作作业的过程中,就是不要遗漏一点可能产生错误的地方,要保证每一个步骤都正确,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也不要放过一个错误。

完全覆盖不仅仅应用于作业,而是作为一种行为方法和行为习惯应用于行动中。完全覆盖就是要做到:过程完整,没有遗漏。

在练习完全覆盖这一要点的时候,可以利用上一节布置的洗碗的作业。一个碗就是那么大一个地方,就只有那些表面以及容易很脏的地方。不可能看到一个脏的地方就去擦一个脏的地方,而是快速地,好不遗漏地擦遍所有的表面,以及对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重点清除。在全面覆盖的时候,每两次擦洗的覆盖面都有部分重叠而在两次擦洗面中间没有任何的空隙。

注意,同样一个行为的练习可能要训练几个要点,比如洗碗到现在为止就包括了识错和全面覆盖两个要点。在学到更多的要点以后,在作每个练习的时候都要尽量把学习到的要点融入练习里面去。

练习三:扫地。扫地的练习和洗碗类似,对于练习全面覆盖又有特别的针对性。扫地的时候,可以按列的方式扫,每一次都要接着上次扫的痕迹,有重叠地把上次扫过来的脏物传递到下一个地点。这个方式的难点就是从一列到另外一列的时候需要对上一列的边界心中有数,并注意观察。另外一种是按照行的方式,每一扫和上一扫在侧部有所重叠。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由于每一行的两扫之间是平行的,所以从一行换到另外一行边界明确,这就使得整个清扫的过程变的更为机械和高效。

5. 且行且观且改

扫地和洗碗很相似,洗碗实际上就是扫碗。在扫地洗碗的过程中,一般是一机械动作的完全覆盖为主,在此过程中,随时观察是否有经过擦扫仍然流污的地方,发现以后在动作中作调整清洁之,而不是等机械的全面覆盖完了以后再看那里没有扫洗干净再作处理。当然,扫洗完以后进行最后的检查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但是只是属于善后的精细处理工作。如果在扫洗的过程中没有且行且观且改,那么只是了愿一般的完全覆盖之后就可能留下太多的脏污,靠善后的精处理既不现实,又不经济。

做作业也是类似。要在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即时验证,验证可以是重复验证法或者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果。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计算比较复杂的地方,页面转换的地方等。在做了即时验证以后,再检查作业的时候,就只对整体思路进行检查,而不检查细节了。这样既保证了整体的质量,又保证了细节的正确。

在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不同人失误的地方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很普遍的和最重要且很可惜的一个失误就是审题的失误。至少1/3的错误都是源于此。因此在审题的时候,要打起120分精神,对于长句,语法难句,句子分行,翻页等情况,一定要仔细读,重复读,确保正确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学习本节以后的课后练习就是在扫地和洗碗的时候体会本节所说的要点,并在以后的作业考试中应用这些要点。

6. 进入状态

人在做不同的事情的时候,其应激状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散步的时候,就是放松而随意的,在走钢丝绳和独木桥的时候就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出一丝一毫的错误。人在做作业的时候和考试的时候状态也是不一样的,重要性不同的考试也不一样。在越重要的考试或者考验中越能进入好的状态,这是达到减少失误学习和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前面几次提到了打起120分的精神,实际上就是要让自己养成一种在需要时随时进入状态的习惯。如果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漫不经心的话,那么在需要进入状态的时候只会有一个结果:力不从心,从而导致慌乱和失败。

进入状态就是要给自己一个信号,紧张起来,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把精神提起来。紧张不是僵硬,而是把平均分配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目标点上。给自己一个信号是一种进入状态的方式,有时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深呼吸,比如,轻微晃动一下身体。

我以前在中考和高考前都在嘴里含了颗仁丹。因为中考和高考都是在夏天举行,所以口含仁丹可以避免口干舌燥,以及心里的焦躁情绪。做题做到脑袋发昏的时候,口微开深吸一口气,有特别的清凉定心的功能。

既然说到了药物,那么提一下麻黄素。麻黄素是鼻塞的用药。鼻的呼吸是否畅通,对人的大脑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鼻塞会影响水平的发挥。另外,麻黄素可以刺激大脑记忆神经细胞,短时间改善记忆。因此,对于鼻塞者,对于记忆比较差的人,考试以前半个小时,可以点一些麻黄素滴鼻液。但是,鼻呼吸畅通以及记忆能力没有问题的人,就不要使用麻黄素,考试时候过度刺激记忆细胞,其它细胞功能会减弱,未必是件好事。

进入状态的练习,就是找到进入状态时候的良好感觉,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重现。你准备好了吗?在决心没有失误地完美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提示,然后进入最佳的心态,成竹在胸,有条不紊,该快不乱,该慢不抢。

7. 天网恢恢

良好的状态也有很多种。上节里面所说的是全神贯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是和完全覆盖的原则相适应的,不能有一丝的疏忽,不能有一点的错误。但是这种状态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应用的。在提示自己要进入此状态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的时候,会产生不良的定式。在做一般性作业的时候,这样的练习不宜过多。

另外一种状态就是完全放松的状态。少爷做作业的时候翘二郎腿,听歌曲,坐在椅背上,甚至看电视,这样很好。在这种方式下,作业做对做好虽然是一个目标,但不是一个负担,可以增加在作业中的娱乐性和兴趣。有句话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天网是网,是有洞的,但是它该网住的东西一定逃不掉。在做非特殊练习的时候,要寻找这种心态,放松,不计较得失,又要在有意无意中减少和根绝错误。

其实很多错误往往是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更能发现。这就和眼角的余光有点类似,当你完全放松的时候,用余光观物观己的时候,就能看到你凝视什么东西时候看不到的东西和得不到得感觉。

如果完全覆盖是驰的话,那么天网恢恢就如一种松,掌握松弛之道,是生活快乐和成功的诀窍。

8. 疲劳与注意力

上节提到的放松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疲劳。但是我们无法避免疲劳,也无法避免在极其疲劳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全神贯注且不产生一点失误。事实上,很多错误就是在疲劳状况下,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造成的。由不疲劳到疲劳很多时候是由于简单重复枯燥的题目造成的。

因此,要通过练习让自己能在疲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集中注意力以及不失误。训练的方法就是作大量简单重复又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作疲劳轰炸,并确保不出错。

练习四:数米。任意抓一把米或者绿豆,然后数米的颗数。多数几次,直到确保每次数的数目都一样。逐渐增大米的数量和练习的时间。

练习五:数页齿。找一些叶子,要求是叶齿较多而小的叶子。把叶子编号,然后数叶子的齿,记录下来。重复计数并比较记录数目确保每次数的都一样。上一个练习主要是数数的练习,争取在疲劳的情况下保持对数字的敏感性以及集中注意力。本练习在练习数数的同时也是一种眼力练习。通过练习,保证眼神不移位,是一个综合程度比较高和效果非常好的练习。如果开始练习的时候错误较多,可以降低难度,采用叶齿相对大而少的叶子,也可以采用替代物,比如在电脑键盘上划定一个区域反复数键数,比如数台阶,数房顶的瓦片。要注意从易到难,数的可验证性,确保正确后再进到更难的项目。

练习六:作大量的简单的四则运算。加法,从1加到100,从2050加到2100,从1325隔数加到1425等。减法538354减去从3254到3383等。乘法,可以任意写若干个多位数字,然后相乘。仍然是由易到难的原则,经多次重复计算确保正确后再增加难度。

9. 熟练到完美

同志们,产生失误,首先说明我们对知识学习的还不够彻底,不够熟练。如果学的彻底了,完全熟练了,是不可能有错误产生的。举一个例子,英语要翻译“这是书”的时候,虽然知道这种情况下要加冠词,但是还是翻译成了”This is book.” 如果足够熟练的话,”this is book”念出来就不顺口,看着就不顺眼,甚至写的时候就会觉得笔下很涩手腕发酸,怎么可能会出错呢!因此减少失误乃至于零失误的基础就是对知识的精通和全面掌握。

所以,我们不要期望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和练习就能够不学而能无错。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本都学到彻底和完全熟练的程度,也没有这个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区分重点,对不同的内容下不同的功夫,达到不同的深度和熟练度,并把本教程的要点应用在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

本教程虽然是缘于考试和作业中的失误来编写的,但是主要应用了相关性原理,具体针对考试和作业中失误的内容并不多,因此也具有做事过程中减少失误的普遍性意义。当一个人在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行为心理等方面都符合零失误的要求,当零失误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对其生活工作娱乐泡MM都应该是大有好处的吧!

对于考试和作业而言,还有一些具体和细节的方法。比如多用草稿纸和善用草稿纸。在做题的过程中,我经常看见有些人,对着题发呆或者苦思冥想良久。这时,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有助于打开思路。打开思路,和人讨论是一种方法,没有人讨论的时候,自言自语或者大声阅读是一种方法,但是在考试场上,不能说话,就只有用写来代替言语,理清思路,拓展思维空间。

学习和考试的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科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适用的技巧和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变为己用,勤加练习,变为习惯。知道一万种方法,不如会一种,会一万种方法,不如熟练掌握和应用一到几种方法更能修成正果。

嗯,废话够多了,就此打住。在这里送同学们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以我这句话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下课!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