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世界——西方现代派文学

论坛:寻音觅影作者:第二卡夫卡发表时间:2002-12-10 12:06
破碎的世界
——西方现代派文学
从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到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从《太阳照常升起》到《嚎叫》,世界似乎朝着一个异样的方向发展,引来现代派作家无比异样的创作。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不再是一个带有庄严意味的整体,而成了“一堆支离破碎的意象”(”a heap of broken images”艾略特《荒原》),他们笔下的角色也似乎失去了堂吉诃德般天真的面容,成了一个个悲观绝望的精神殉道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殉道是可怜的,世界为作家提供了创作舞台,他们却要亲手把这个舞台拆毁,然而并不能说作家毁了这个世界,在一个脆弱而完整的外壳之下,世界本身充满了裂缝。现代派作家对于人类生存处境的反思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在于撕裂这层外壳,揭示人被异化的尴尬境地,让这个破碎的世界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于是《浮士德》被代以《尤利西斯》,《神曲》被代以《荒原》,世界到底是荒谬还是实在,人到底是如何一个状态,他们思考的结果或者说没有结果都被转化成文字,成为一个个的经典。很难想象,曾经充满热情,矢志不渝的西方文学,被代以怎样的一种灰暗绝望。
克尔凯郭尔,叔本华的哲学仿佛成了所有人的哲学。于是这些现代文学中刻画的很多个悲剧的主角也不再是于连式的追求者,而成了无意义的存在者。黑塞为我们刻画的哈勒,加谬为我们刻画的那个“局外人”默尔索,索尔 贝罗为我们刻画的赫索格……他们的目标就是没有目标,他们的奋斗就是彷徨,特别是那个存在主义的经典人物默尔索,他漠不关心于母亲的死亡,仅仅因为天气热而杀人,最终被判死刑。这种生存状态深刻的揭示出人类在这荒谬的世界的挣扎,而在默尔索身上,这种挣扎就是冷漠。
默尔索杀了人,但他不是真正的凶手,真正的凶手是这个世界,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他曾经容纳过这个人,然后又把他消灭了。默尔索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莫名其妙地死去,世界就是如此荒谬,造就了一个个脱离于它自己的“局外人”,又亲手毁灭他们。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如此荒谬,找不到存在的目标。加缪自己解释这种荒谬说:“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和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流放无药可救,因为人被剥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乐土的希望。人和生活的分离,演员和布景的分离,正是荒谬感。”
现代派作家的主流就是描绘这样一些荒谬痛苦的破裂。这些作家是孤独的,从事着写作这一项孤独的事业,描绘这个孤独的世界。从西方到东方,从生存到死亡,内心充满各式各样的挣扎。我常想这是一群极端的思想家,卡夫卡要求焚毁所有的稿件,川端焚毁了自己,他们无法不孤独,“事实上,孤独对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卡夫卡)因为他们要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孤独与碎裂,而方法始终是探索自己乃至全人类的内心。这些孤独的灵魂啊,当K还在城堡门外徘徊,当萨姆沙变成了甲虫口吐黏液,当乡村医生赤身骑马在雪地上狂奔,当农民痴等于法的门前,当饥饿艺术家无法匹敌豹子的活力,这种孤独被外化为文字,传播,遍及整个世界。
卡夫卡是可怜的,这群作家是可怜的,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孤独,荒谬,希望,人生,世界,社会,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彷徨,挣扎,痛苦,焦虑。这些作家仿佛卡夫卡笔下的“猎人格拉库斯”,不仅无法融入人间社会,而且竟然连冥界也将无法成为他的归属。在时间的河流中飘荡着,乘着冥界的船,游荡在虚无与现实之间。他们如爱伦堡般向往死亡又拒绝死亡,把自己内心的巨大世界通过文字引导出来,运用的仿佛是死者的语言。
这是不是一种进步?
现代派的作家更多地把触角伸向了人的内心,这个庞杂的体系,这个无法破译的世界。于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更多地介入了文学,意识流写作成了很多小说不可缺少的一部。(《尤利西斯》,《追忆死水年华》,《喧哗与骚动》这些著名的经典著作都可以作为代表)而又因为内心世界比自然界更为抽象和难以把握,想象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出现了表现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这样亦真亦幻的流派。不同于传统那种对客观细节的关注,事件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种表现的手段,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事件他们也可以通过意识的流动串出一个世界。他们从具象的世界中抽象出自己眼中的世界,就好象数学家从具象的题目中抽象出各种定理。这样他们更贴近于人类的本质,对人类的生存有更深层的思考。
这是不是一种进步?
现代派作家的笔下虽然充满了灰暗与荒谬,但这些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虑,对未来他们在探索,对现在,他们希望有一个交代。对人生,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的文字是对人类苦难的反思。这些文字存在的基础是:既然人类无法脱离各种苦难,那么在苦难下应该如何生存的问题就更加值得思考。这些问题没有谁来替你解决,世界现在摆在那儿,你该怎么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对人类的关怀(这种关怀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由对自身存在的关怀引发的)比他们的先辈们更为深刻,他们也许不会告诉你如何去做,但是他们告诉你世界是破碎的,让你思考。所以读《红与黑》我当时感到泪水,以后想起充满叹息,但是读卡夫卡我当时感到叹息,以后想起充满泪水。
这是不是一种进步?
一篇《乡村医生》完全可以与以前任何一个短篇媲美,一个《百年孤独》完全可以使以前任何一个长篇汗颜,现代派作家不断探索着自己的艺术手法,即使忍受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他们的生命如同每一个伟大的生命一样燃烧在这个世界,没有退路。
“他们的呼唤不很响亮但很深沉,不很清晰但很激动人心——也容易被人忘记。可是他的影响却久远不衰。”(康拉德)现代派作家的呼唤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歇斯底里,也因此而显得模糊,但是他们的影响却持续不断。
这就是一种进步!现代派的作品更体现了文学即人学命题,这一群悲剧的作家,创造出了这些幻灭的世界,他们如西西弗般在文字上耗尽精力,希望能发现生命的意义。西西弗推着他的巨石往上却永远到不了山顶,可是他从不屈服于那些神明,这些作家也象他一样,从事的这件工作也许永远发现不了那一个终极的意义,可是他们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即使苦难到处都有。对于命运,他们是抗征者,靠着自己的血液,他们如此绝望地抗征。
“我看见我这一代的英才被疯狂毁灭,饿着肚光着身大发歇斯底里,拖拖沓沓穿过黑人街天已破晓想方设法狠狠给自己打上一支毒剂
心底圣洁的希泼斯特面对华灯万盏的夜景满心渴望古代好心的毒品贩子
他们坐在冰冷漆黑的公寓里吞咽吐雾心想着爵士乐烟气飘过城市上空衣衫破烂眼窝深陷一贫如洗
他们被赶出大学因为疯狂并在学校头头的窗户上涂上淫秽的诗词
他们身着内衣在纸篓里烧着钞票听着墙外的恐怖之声哆哆嗦嗦躲在混乱的屋子里”(金斯博格《嚎叫》)
当这种抗征极端化时终于化为可怕的嚎叫。可是即使是如此极端的声音也是出于人性的力量,出于对这世界破碎的不满。在迷惘的道路上,各式的声音存在着,谁知道这个破碎的世界会给予我们什么,又有谁能忍受那么长时间的彷徨!现代派作家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给了我们思考的内容。这一群思想家中,各式的声音存在着。
“飘渺的城
冬天清晨的棕雾下
一群人流过伦敦桥,这么多人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艾略特《荒原》)
可是不管是何种声音,都秉承着作家对人性负有的使命。这些西方现代派的作家内心对生命充满了热情,所以才会使文字如此痛苦,所以才会让我们在这里学会了思考。
——“世界在他们心中是破碎的,如此破碎,就象这世界本身。”
注:本文所写从卡夫卡到存在主义文学到零零碎碎的一些作品大体反映了西方现代文学的一大主题,但不可避免有其片面性,不可能包括所有。文中所提现代派作家可理解为现代派作家中的一部分,不可一概而论。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