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凤凰(附送深圳攻略)

论坛:江湖兵器作者:东山客发表时间:2007-01-12 09:59
冬日凤凰

所有去过凤凰的人都说,像凤凰凤凰这种古城,只有在人越少的时候,你才能静静感受她的美,她的美在于朴素,人多就,太商业化了就没感觉了。于是我选择了游客非常少的时间——元旦后前往。
但对很多人来说,冬季去凤凰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天气阴冷,气温大多在2—7摄氏度,而且很少见到阳光。这样的天气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舒适,但是古城里基本没有什么游客,这样,你心灵所渴望的那份宁静的美就自然地流出来了。

宁静的古城
和大多数旅行者一样,知道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出发之前,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凤凰之名因山受”,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现县城所在地沱江镇,则是因其坐落在美丽的沱江河畔而得名的。
凤凰古城很小,小的一天可以转好几个来回。现在遗留的城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古城区的面积只有0.9平方公里。但也就是这不到1平方公里的面积,成了凤凰的灵魂所在。
到凤凰的时候,是个雨夜,沱江安静的流淌,江的两边是高高的吊脚楼,楼上透出橘红色的万家灯火,整个古镇都宁静的很。凤凰的客栈大多依沱江而建,所以清晨一起来就直接可以感受一下沱江风光。清晨的沱江,岸边有迷朦的晨雾,加之远处的青山,这景色似乎是梦境。低头看平静流淌着的沱江,它的水是浅绿色的,清澈见底,水下有飘摇的水草,江边有捣衣的农妇,江面有缓慢划行的小舟,对岸还有一排排悬江搭建的吊脚楼……
到凤凰,肯定要找来这里的“引路人”,吃完早餐买了张地图我就步行去寻找沈从文故居。凤凰虽小,但要一个地方似乎不太容易,主要的原因是这座千年老城古老的街道,太吸引人了,走走看看,看看想想,在这样的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古道上,步伐自然慢的很。走了许久才找到沈从文故居,这是一座小巧的四合院,有正房三间,厢房四间,前房三间。据说沈从文先生的儿童就是在这故居里度过的。
古城临街都一样的为一些小店,卖银器、苗族服装、姜糖和米酒,也有饭馆,一律挂着一排黑黑的腊肉、野味,不同于中原红褐肉色的腊肉,苗家的腊肉是彻底的锅底一样的黑,干得像一块烧黑了的木头。路过一处姜糖作坊,看见师傅正在街边工作,已经制熟的粘粘的一大块姜糖被拉长成圈,挂在一处勾子上,再拉住另一头,编个8字弯,像拉面般拉长,再折,又挂在勾上,再拉,如此重复,拉的面团般的“糖团”沿着拉的纵向有了晶亮的纵纹,师傅两脚开立,双手拉住一端上下甩动,动作纯熟,白色的糖团甩出一道道弧线,在灯光下白影晃动,随着拉的越来越多,姜糖越来越硬,随着师傅啪的一声将另一端姜糖终于挂到勾上,姜糖也做完了,再冷却,就成了成品又硬又脆的姜糖。

精彩建筑之旅
走在凤凰古城,想不留意身边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都难。古城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古镇中解放前修建的民宅约占大半。据专家统计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就有120栋之多,其主导建筑年代应为清代至民国时期。
古城内的民居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沿河岸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二是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主体以典型的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山墙多采用具有徽派特征的马头墙风格。
沱江边的吊脚楼是凤凰很有代表的建筑。据本地人介绍,吊脚楼有两种,一种为依坡而建的,另一种为倚河而搭的。显然,前者多在山区,后者多在水边。沱江边上的吊脚楼却另有一番情趣,清澈的沱江水从城中穿流而过,水边的人家将吊脚楼悬于河两岸,根根木柱撑起一栋栋小巧玲珑的房子。这种吊脚楼前面临山,后面倚水,沿江连绵不断。挤满沿河的浣衣女在吊脚楼上的码头棒槌溅起的水花把河面弄起阵阵涟漪,吊脚楼在古塔楼阁的石板老街交相辉映下更加多姿多彩。
其实,关于凤凰古城的建筑人文,并非想象中的苗文化特色,因为以前凤凰城区存在的意义都在于防苗镇苗,苗民难于在城区立足,凤凰境内的苗文化主要集中于凤凰西北山区的苗寨里,而在凤凰城中还是汉文化唱主角。于是沱江镇的民居建筑自然便溶入江西、贵州等当时主流徽派建筑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创造了一定的自己特色的湘西建筑,成为湘西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建筑主导样式。


阿拉赶集
在凤凰停留的第四天,已经把古镇绕了无数遍。做了一些免费的旅游咨询,被告知逢二、逢七可以参观湘、黔边境城市阿拉赶集。
旅行车沿着古老的湘黔古道行驶,当地的导游告诉我们,在上海话中意为“我”的“阿拉”,在当地寓意着平安和团结。当然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意象,说是阿拉人多擅养鸭,喂鸭子吃食的时候,嘴里发出“阿拉拉拉”的呼唤声,该地因此得名。本以为是说笑的讲法,却在没几分钟后得到证实,我在车道一侧的河里看到了蔚为庞大的鸭群,少说也有三、五十只。
凤凰古城中,隔不了几家店铺,就必有一家是卖猕猴桃干的。而这种果铺类的零食,往往分为野生、种植的两种。也正是在通往阿拉的湘黔古道上,我终于隔窗看到了猕猴桃树究竟长成怎样。原来它们果实都是结在架子上,猕猴桃的果树原来就象是比较低矮的葡萄藤。
从凤凰到阿拉车程1个小时多一些,车行不远便走上了一段满是碎石子“按摩路”,据说该段路被拨重金修了几年,却一直不见进展,搞得民声大怨。
一路上,每个伙伴都对这个处于两省交界、融汇了苗汉文化的集市抱了很大的期望。不过事实总不太如人意,我们看见很多苗族妇女背着竹篓,在一条路的两边,以及一个并和足球场面积差不多的空地上,进行买卖交易,此外传说中的热闹、商品丰富、文化碰撞却没有丝毫的感觉。更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由于集市的人流多,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乌龙山
乌龙山这个地名实在大名鼎鼎,小时候看的《乌龙山剿匪记》说的就是这里的事。只是现在的乌龙山已然没有一丝匪气,被开发为旅游景区了。乌龙山距离凤凰包车大约2个多小时的路程,属于“生苗区”,所谓的生苗,即是没有完全汉化的苗族地区。
在乌龙山的一家村民家简略吃过午餐,我们便开始徒步行走乌龙山,据说我们走的这条线就是当年剿匪的一条线。可以说,乌龙山的自然风景是优美的,我们达到的那天,因为刚刚下过几天雨,地上异常泥泞,空气却十分清冽。隔着一道峡谷,乌龙山的正对面就是贵州铜仁,以至于我们在那里收到的手机讯号都是贵州的。
依着山势,沿着蜿蜒的山道,我们边看风景边走。在我们的一侧,是深深的悬崖,如今已经用栏杆做了安全加固,突然想到过去剿匪时,兵匪们就在这悬崖边飞奔追逃,真是够惊险的。
乌龙山作为景区开发的时间并不久,能谈得上景点的就是“骆驼峰”、“玉女洞”等少数几个。在山边,我们遥遥地看见了不少洞,导游却说不方便进去。他说,苗族的文化,信鬼不信神,其中更有“落洞”之说,意思就是年轻的女孩子不能轻易进深山的洞里面,否则被洞神看上了,回家之后会痴痴傻傻地死掉。
当然,这“落洞”还不是苗文化中最玄的部分,说到“赶尸”更是离奇了。据说,早些年代,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极有可能看到死尸走路,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手执铜锣的活人,这个活人,当地人叫做“赶尸匠”。
关于赶尸的起源,据说苗族的祖先蚩尤与皇帝作战,大败后尸横遍野,于是蚩尤便找了“老师”(巫师)做法,由蚩尤在前拿“符节”在前面引路,老师在后面督催,将尸体带回了家乡。苗族大败给汉族三次,苗民一路从黄河迁至长江再至湘水,这三个地方至今都成为三道线,绣在苗民的服装上。


旅行攻略:
行:深圳至于凤凰,可以在深圳西站乘深圳至怀化的列车,经过19个小时,列车于第二天下午四点左右到达怀化。怀化离凤凰古城大约90公里,包车从怀化到凤凰大约三个小时。而广州开往吉首的火车则只需要15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从吉首到凤凰50多公里,行车2个小时。因此推荐到吉首的火车。相对来说不推荐飞机,因为深圳到铜仁飞机班次少,几乎没有折扣,成本较高。

住:沱江两岸有非常多的客栈,除非逢黄金周和春节,基本不要担心没有房子住。万名塔这侧的长河宾馆标准间65元一天 ,比较舒适;而对岸的青稞客栈60元一天,属于吊脚楼,三楼的房间是木质,冬天特别冷,不过青稞客栈的自助氛围特别好,可以自己买菜做饭,老板竟然也不收费。

吃:大使饭店物美价廉,值得一去,古城中的名菜这里也都应有尽有;听涛阁是一家黑店,严重宰客,态度也差,一盘跺椒鱼头竟然卖65元;靠近沈从文故居的老屋饭店,门面极小,屋内很简陋,没什么装璜,但是非常值得推荐,其中的招牌菜泡椒鸡40元一份,配一个5元的蔬菜,便是极美味的一餐,这也是我在凤凰认为最好味的一家饭店。

购:如果买姜糖,推荐沈从文故居旁边的镇竿张记,酥脆爽口不粘牙,就是价格比普通人家贵不少。在凤凰千万不要乱买银器,那些街边苗族老太太的框中的银器一定是假的。要到正规的店,如“刘铭记”购买,最好买他们自己打造的,而不是代理的。

玩:古城内景点套票98元,个人觉得没有任何意思,可以不用购买,自己在古城转转足矣。而城外的黄丝桥古城、南方长城更加乏味,不推荐游玩,路过时候看两眼足够。至于苗寨,老洞或者书家堂只需要看一家即可,这两处历史文化保留的较完整。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阿灯
  • 东山客 
  • 2007-01-12 14:58
  • 112
  • 271
  • 0/0
  •   赞!
  • 鲁肥肥 
  • 2007-01-12 11:11
  • 108
  • 390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