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书评的体面与尊严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孤云发表时间:2005-03-28 17:34
恢复书评的体面与尊严

文/孤云

最近,《北京娱乐信报》针对当下书评现状做了一次很有意思的专题采访。结果发现,当下“红包书评”泛滥,大量质量低劣的书评充斥报纸杂志的版面,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书评。

记者采访得知,相当一部分书评是由出版社和图书策划公司控制着。他们手中有一批固定的作者,包括高校研究生、博士,也有高校老师,还有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书评的稿酬少则三百,多则上千元,然后将文章发到全国的媒体上。

此外,作者名气大小也跟钱的多少有关系,名气越大,拿的钱越多。“如果想找特别有名的人写书评,可以托这个人的好朋友前去游说,一般他们碍于情面,有可能会接受,而且价钱也不会太高。”“如果我们想约的人告诉我们,有事情找某某谈,我们就知道他有经纪人,这种情况下要价就比较高了。”

至于这类书评如何是怎么撰写出来的,有位经常为图书公司撰写书评的人士告诉记者:“时间少,写书评时想完整地把书读一遍是不可能的,一般只是大致翻翻就开始动笔。要书评的人要求的不外乎两点,一是你要夸书好,二是你写的书评媒体愿意用,这样就够了。至于内容他们不太关心。”

上述调查道出了当下充斥着媒体书评版的“红包书评”的操作过程、价格以及写作方式的某些内幕。不过说实话,现实的情形比这还要复杂多样,而且在业内也谈不上什么秘密。比如,除了自己手中掌握一部分书评写作资源外,有些出版社会“要求”出书的作者动员自己的人脉撰写书评,并主动向媒体投稿,然后在媒体开出的稿费之外,再付给书评作者一份稿酬。也就是说,除了四处散发的通稿,还有的“红包书评”以让人难以辨别的方式出现在媒体上。

还有,调查完全没有提到导致“红包书评”泛滥的另一重要因素,那就是媒体编辑在其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包书评”得以畅通无阻,一是出版社的主动出击,二是书评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其三是有些媒体编辑为出版社所收买,或者为了追求快速传播图书资讯,主动与出版社建立联系渠道。

种种现象表明,书评的“市场化”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已成为相对成熟的市场。在这一市场里,生产者以及买方与卖方的关系一目了然,其运作过程井然有序,至于产品是否能够保证质量,对得起广大消费者,则反而没什么人来关注了。人情与金钱最难拒绝,因此难免有人为此主动或被动地作出“牺牲”。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经常写作书评的作者,包括一些所谓名家都难保不会受其影响,差别所在只在于一念之间——也就是心中是否还存有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读者负责的观念。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也是这个理儿。


在这样的情形下,不仅读者,包括书评人自己恐怕都对大多数媒体上的书评没多大兴趣。学者止庵就认为,“就现实情形而言,书评人多半不值得信赖”。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曾说过,报纸上的那些书评经常让他“吃药”。

报道中,各方人士呼吁应有独立书评人,认为书评作者应当职业化,并设立书评奖,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从机制上规范书评写作,还有人认为要成立专门的评论机构,来完成职业书评人的工作。这些办法当然都没什么错,但是要么没有抓住问题要害所在,要么实施主体缺席,其可操作性自然要大大打折扣。

比如,独立书评人有赖于个人的自我约束,而现实却是许多书评写作者缺乏职业道德,即便不对自己的作品质量负责也无从追究。而书评作者的职业化,最终很可能导致的是“红包书评”的作者职业化。为什么?因为,出版机构都知道这个人是“业界人士”了,当然一致找他来写,一个专门靠写作书评过日子的,当然更容易沦为出版商的枪手。书评奖与专门评估机构当然是个好主意,但谁能保证在当下各种奖项大量充水的状况下,书评奖与专门评估机构不被收买?真正具有独立、公正精神的图书大奖的出现,有赖于一个漫长的市场选择过程。至于成立专门的评论机构,关键是谁来组织这一评论机构,谁来保证这一机构不会利用其优势压制单个的、具有独立精神的其他书评作者?

在“市场化”的今天,彻底解决书评失常化问题显然比较理想主义。说句老实话,“红包书评”现象不可能完全杜绝。原因很简单,出版商永远有利益上的动力,通过包括“红包书评”在内的各种手段来宣传图书,而书评作者和书评编辑如果缺乏职业规范,难免被拖下水。如果没有看清楚“红包书评”存在的各种因素,仅仅是把板子打在出版社和写作者头上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从更高的角度来讲,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机制的现状下,期望书评摆脱社会转型期的普遍规律也不客观。

面对“红包书评”泛滥,书评遭遇诚信危机的现实,当前需要做是澄清浊流、恢复读者对书评的信心。书评的激浊扬清,缺少不了书评人的道德自律与出版社的长远目光,但与其冀望于书评人或出版社的道德意识,不如从运作机制入手来遏制“红包书评”。所以从操作层面来讲,重心所在应当是在书评运作中处于最核心位置的报纸、杂志等媒体。当然,书评的命运不可能仅仅维系于媒体身上,但因为媒体一方面面对众多出版社和书评作者,另一方面又直接面对读者,对读者负责,掌握着书评的“入口”与“出口”,自然而然成为规范书评运作机制当中的关键环节。

在具体操作上,不同自我定位的媒体会有两个向度的选择。首先是有志于成为书评业界典范,追求专业、独立、客观立场的报纸、杂志,应当从运作机制上防范“红包书评”、“人情书评”的侵入,从而逐渐获得读者、作者的信赖。在这方面,可供学习的是百年老报《纽约时报书评》的成功经验。

《纽约时报书评》的影响深远、广泛,其公正独立的价值立场也为人们所熟知。这一价值立场之所以能够长久坚持,依靠的是一整套的选择、运作、防范机制。在对作者的选择上,其条件可谓极为苛刻。时报书评的主要作者群体来自传媒从业人员和有关专业研究者,并拥有一群签约评论家,即专栏书评作者,保证书评作者的专业性与独立性;其次,编辑们对新书进行浏览与选择,最后确定一定数量的图书,送给签约评论家撰写书评,这种“以我为主”的编辑方针,客观上防范了出版社的主动“进攻”;第三是采取回避制度,时报书评要求书评作者作必须作出诚实的承诺,如果书评作者与所评图书作者有朋友或相识关系,书评作者应主动要求回避。此外,如果编辑发现书评作者可能存在被出版社邀请撰写书评的情况,也会主动调换人选乃至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还只是针对书评作者与出版社的规范措施。为了使所选图书符合时报书评的旨趣,具体到哪一种图书可以进入书评名单还有着更为繁杂的取舍标准。同时,为了保证书评质量,各任时报书评主编也有具体的办法。比如现任主编坦纳豪斯就鼓励书评家在阅读上面要比写书评花更多时间。而“不会留给他们太多写作时间,从而使他们拿出对一本书更为迅捷的反应。”这实际上既保证书评对图书出版的迅速反应,也维持了书评的基本水准。反观国内,大多书评版存在一味求快的弊端,版面上充斥着各种图书快评,真正深刻、理性的书评因为需要一定阅读时间,反而变得难以跟上“潮流”。

此外,纽约时报书评还每年评选“年度图书”,每周发布畅销书榜。年度图书不与销售量挂钩,只求图书的长远价值,每周畅销书侧重反映短期内图书市场状况。时报书评的年度图书与每周畅销书有口皆碑,在阅读界与图书出版界享有盛誉。国内现在也有媒体开始进行年度图书评选,不过有能力与兴趣举办图书大奖的媒体不多。客观而言,只有多家媒体参与,经过长时间的竞争与淘汰,才会有类似于时报书评年度图书这样具有影响力与公信力的图书大奖出现。

话说回来,纽约时报书评仅此一家,而且其过于追求高雅的标准即便在美国国内也受到不少读者非议。去年时报书评主编换人,也在于调整它的编辑方针。所以,在防范“红包书评”的做法上,国内媒体可以吸收时报书评的一些经验,但在书评的编辑方针上,大多书评版不一定也不可能采用这样高端的编辑方向。所以,国内书评版在定位上还有着另一向度的选择。

从信息享有的角度,比较高端的书评媒体,其信息来源多,占有的书评作者资源也多,可供选择余地自然也比较大。有志于成为“纽约时报书评”的媒体,理论上也会有意绕开与出版社合作,采取更为自主的运作方式。而对于更多的书评版面,由于处于信息的相对下游地带,为了获取出版信息和书评资源,自然不可能将出版社拒之度外。况且,从运作成本来讲,与出版社合作是成本相对比较低的方式。那么,一般书评版面如何作到起码的客观、公正呢?这就需要更新与出版社合作的观念与合作方式了。

既然出版社永远有动力向书评媒体提供所出图书的信息与书评,那么一般书评编辑大可以将其作为获取图书信息的来源,与其保持既合作又不过于“亲密”的关系。出版社所提供的图书信息也好,书评也好,都应当视为一种图书新闻来处理,也就是更多的把这类图书新闻放到短、平、快的栏目里,而其他的长篇书评则一般不采用出版社提供的书评作品。这样做是恢复书评的地位与名誉最起码的要求。

处于信息泛滥的时代,书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书评的作用不是客观报道图书新闻、独立评价图书优劣,不是为了让更多读者享受阅读的乐趣,书评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纽约时报书评》前任主编查尔斯·麦格拉斯说:“就本身性质而言,书评甚至比被评的书更短暂、更容易被人遗忘。……天长地久并不存在——但我们希望也有例外,也就是某些人写书的冲动,及另一些人加以宣传的冲动。” 保持这种原初的冲动,就是书评价值回归、恢复书评应有的体面与尊严的奥秘所在!

2005-3-16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哈哈
  • 孤云 
  • 2005-03-29 01:20
  • 28
  • 565
  • 0/0
  •   同意
  • 想说就说了 
  • 2005-03-28 22:52
  • 80
  • 570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