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无知》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前天下雪发表时间:2004-09-01 08:56
归去来的困境

书评人:苏七七
书名:《无知》
作者:米兰·昆德拉
译者:许均
版本:上海译文2004年8月版
定价:15.00元

米兰·昆德拉的新书《无知》以法文写作。这本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两个人,伊莱娜与约瑟夫,作为流亡者各自离开了祖国捷克,在法国与丹麦生活。八九之后他们回到了布拉格,但记忆、现实与将来无法在这一块土地上接续,他们象是站在浮冰之上回忆与思考,念头纷沓而来,纷沓而去,象是理得清原因结果,却终究无法向自己交待。这是一个关于“回归”的故事,也对“回归”这个母题,提出了带有几分负气的质疑。

“回归”是一个在感情上、道德上都占据了制高点的概念,尤其当“故乡”与“别处”存在着强势弱势的区分时,坚守意味着忠贞,而回归意味着一个感情与道德的句号,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昆德拉作为一个离去者,没有轻而易举地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回归,而是站在射线的不稳固的另一端,省视并且解释。——这种对“为什么要回归”的省视与“为什么不回归”的解释,有时几乎是让人同情的。他是这样的清晰至于刻薄,却又坚决得如此软弱。

小说中的伊莱娜,因为想脱离母亲而嫁给了马丁,又与马丁一起流亡法国,马丁去世之后,她在法国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后来有了一个瑞典情人,生活渐渐安定。可以回国之后,朋友与情人都认为她“应当”回去。但对伊莱娜来说,她内心最珍贵的生活,竟是孤身一人在巴黎奋斗的几年,——因为那几年是她是独立的,脱离了母亲带给她的压迫感与焦虑感。伊莱娜回到布拉格时,以疑虑重重的目光省视着朋友们,考量着自己“归来”的可能性,然后给了自己一个否定的答案。在这里,伊莱娜,或者说昆德拉,在争取着“个人选择”的地位,当磅称的一端是“归来”这个光荣的概念时,个人选择的“不归来”就显得斤斤计较、格格不入。坚守故乡的帕涅罗珀才有权力光明正大地考验归来者,伊莱娜的测试只能悄悄在内心发生。只是昆德拉把它挑明了,带着一种个人主义者的难以获得同情的怨气。

也许昆德拉需要理解,需要同情,所以他才这样不停解释,但他在解释时,就不得不对回归,对忠贞,对母爱这些伟大的概念进行质疑。在《无知》中,尤利西斯的回归一再地被作为参照,而荷马的颂歌则遭到了近乎恶毒的怀疑。帕涅罗珀的忠贞是回归的核心,但伊莱娜与约瑟夫讨论说:“她不能不忠诚。给大家监视着。二十年的贞节。他们相爱之夜一定是困难的。我想像在这二十年里,帕涅罗珀的性器官都缩了,萎缩了。”而伊莱娜的母亲一直给女儿一直让女儿觉得低人一等、软弱无能与从属他人,她可以与女儿的情人交欢,但不能与女儿相爱(这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捷克作为祖国的一种隐喻)。——妻子与母亲是回归之情的具体的负荷者,当昆德拉在站到最稳固的,最先验的感情类型的对立面时,必定也处在道德的下风。尤利西斯离开同居七年的卡吕普索回归故乡,昆德拉只能进行微弱的提醒:“人们赞颂帕涅罗珀的痛苦,却不在乎卡吕普索的泪水。”在“回归”的巨大光环之下,是不是也有另外的爱受到了漠视?个人是不是有着选择“生活在别处”的权力?

在现代民族国家成型之后,“回归”的主题与“爱国主义”相联系在一起,在道德层面,更从私德的领域跨入公德,成为一个对个人进行判断的严厉尺度,——尤其这个祖国是一个弱小的民族。昆德拉曾是一个流亡者,但他并不以回归为最后归宿,也不使“怀乡”成为抒情主题。他在归去来之间保持着一个“局外人”式的冷眼旁观,但是也陷入一种道德焦虑感中,只能以不停的解释性言说来纾解。同样面对着留、去、归的问题,帕斯捷尔纳克式的留下有着巨大的悲剧审美意义,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式的离去则由于不是个人选择,而保留了道德高度与怀乡权力,昆德拉的捷克同乡哈维尔,则以坚定的信念与行动力成为一面旗帜——昆德拉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但个人主义者的立场尤其需要在对照中确立,但在对照中,他的位置如此低弱,需要咬着牙关,自己给自己说服力。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令人同情的困境。在读《无知》时,之所以对昆德拉生出同情之心,是因为他这样不厌其烦地,不惜将自己的恶毒揣测都表露出来地解释着,“我为什么不回归”。原因和结论其实都是明了的,但道德困境却还是无法摆脱的,这时候,他的问题就转化成“我为什么要面临这种困境”。回首去看人生的一步一步,每一步的选择都找得出来原因,但是最初的那一步,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无知”。——这个被用作标题的词,书中曾通过伊莱娜与米拉达进行过讨论:“人的整个一生已经在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年代被决定了。”当“年轻无知”被界定为初始的,同时又无可奈何的原因时,未来即更是可见的,可知的,也无从更改。这样,能将昆德拉从道德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是一种委婉的宿命论,一声面对命运的茫然喟叹。“无知”作为一个先验的大原因,笼罩着并超越了“回归”这样的事件,它以一个荒谬而残酷的形式展现在米拉达的身上(因为初恋而试图自杀的她因为冻伤,切除了一只耳朵,度过了不正常的一生),使小说的一个部分脱离了“回归”的主题,倒显得不那么狭隘和絮叨些。

读完《无知》再来反思昆德拉式的,个人主义的困境,确实能体会其中的真切的酸楚,这个坚决的个人主义者没有向英雄主义或者集体主义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和解,而尖锐地对“回归”中蕴含的传统道德与新道德提出质疑与挑战。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无知》有些简单化,但它坚持选择的另类向度,将“回归”这一母题在当代意识形态语境中加以延展,却有着独特的意义。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深刻
  • 兰格格 
  • 2004-09-03 11:22
  • 162
  • 217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