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令的故事(ZT)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春分发表时间:2004-08-04 07:34
三道<剃发令>的故事(转贴)


一日读书,偶然看见一篇满清<剃发令> ,全文如下:予前因分别顺降之民,故以剃发分顺逆;今闻甚拂民愿,是反乎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听其便。(顺治元年多尔衮谕)

名为<剃发令> ,讲的却是不要剃发,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子百思不得其解,便去翻<清史>。总算找到了答案。原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不久,吴三桂亲赴清营,与多尔衮拜天盟誓,并剃了头发,以示归顺大清。5月28日,清兵进抵山海关。关前大战中,李自成惨败,被迫放弃北京西撤。多尔衮入关的当天,就代皇帝发谕,令关内外兵民,一律剃发,以区分顺逆。清朝的所谓“剃发”,就是后金的“髡发”,即从额角两端引一条直线,依线剃去线外的头发,然后将所余的头发,在脑后交织成股,编成一条辫子,汉人称之“猪尾巴”,这原是女真族、满族独有的风俗。纵观历史,异族入主中原,多被汉人同化,而不得在衣冠服饰上对汉人有所强迫,否则必招致强烈反抗。元朝变更汉人服装便是元末农民大暴动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吞并中原的野心实现之前,冒险下达“剃发令”无异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多尔衮也只好暂时收回成命,下令“照旧束发,悉听其便。”第一道“剃发令”夭折。不过这只是第一道<剃发令>,后来满清顺治帝又发了一道<剃发令>,这次可不是开玩笑的了:

江南之定,皆王与诸将同心报国所致,各处文武军民,自应尽令剃发,倘有不从,军法从事!(顺治二年上谕)

关于这一道<剃发令>还有个故事:顺治二年有个明朝进士叫孙之獬,为了讨好新主子,主动剃了发,穿上满人服装,上朝时挤进满班,被清了出来;讪讪转入汉班,汉班也不认他。于是他羞愤难当,上疏说:“陛下……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屈从汉人,非汉人服从陛下也!”朝廷于是又令剃发,并升他做招抚江西兵部尚书。1647年(顺治四年),山东谢迁的抗清义军攻入淄川,捉住孙之獬,用针线把的嘴缝了起来,后将他肢解。后来清廷又颁了一道<剃发令>,如下:向来剃发之制,所以不即划一,听令自便,盖欲天下大定,始行此制 。今者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后,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吾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若惜爱规避,巧言争辩,决不宽贷 ! (顺治二年上谕)

这两道<剃发令> ,一道是给前线清朝官兵,另一道则是给后方已占领地的百姓官员的。字数不多,也不难懂,若还有人看不明白的话,可以概括成十个字:"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当时有个已归顺的名士陈名夏,冒死请求清廷收回<剃发令> ,却不但“身死族夷 ”, 还株连甚广。唯一例外是孔子后裔、陕西河西道孔文骠,为“衍圣公”孔允植一门说情,认为孔家衣冠,自孔子以来 2000多年,“一仍旧制,未之或改 ” , 建议朝廷“尊儒重道”,让孔家“奉先世衣冠”,顺治帝以为“姑念圣裔,可予免死”将孔文骠革职了事。而声势最为浩大,反抗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陈明遇、阎应元为首的反清起义。可惜不知是因为年代久远呢,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至今几乎无人提起此事。小子冒昧,在此重提旧事,以悼先贤。



1645年6月26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清廷之<剃发令>,众多江阴乡绅呈请留发,被方亨大骂赶出。闰六月初一,有秀才许用等在江阴孔庙立誓道:" 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 下午,众多百姓将县衙团团围住请愿,方亨迫于形势,答应下来。但等众人散去后,方亨就派人向府衙求援;但不久后,江阴百姓就获知此事,愤怒的百姓冲入县衙,将方亨及主薄莫士英抓住关入狱中。次日,江阴众人共推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其后,又推举旧游击徐观海和勇士邵康公为将,孝廉夏维新。秀才章经世。王华管粮饷;并杀方亨及莫士英以示抗清决心。

在起义初期,江阴百姓屡败清军;但不久之后,清廷调来有七王、八王、十王等率将士千员,马步十余万,向江阴进发,明降将刘良佐为先锋,将江阴城团团围住。

二十四日,清军有招降书一份,从东城外射进,陈明遇及城中士兵公议回书,内中写道:“江阴礼义之邦,忠勇者著,……岂意剃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老少,誓死不从,坚持不一,……纵百万临城,江阴死守之志已决,断不苟且求生也,谨与诸公约,总以苏。杭为率,从否唯命,余无所言。”

二十八日,见清军势大,城中都司周瑞龙乘船逃逸,又有守备顾元泌密谋降清,事泄,并其手下四十人被杀。这时清军已将江阴城外围肃清,开始全力进攻江阴城。

在此危难之际,江阴城百姓在陈明遇等提议下,派人迎接原典史阎应元到城中主持搞清大事。阎应元在崇祯辛已时任江阴典史,到任不久即有海寇侵扰县城,应元集兵拒守,连射三箭,每箭必倒一海贼,使得海寇不敢进犯江阴,后又平定海盗,消弥农民暴乱,江阴城中众人称赞,故在此紧要关头,请他出山主持。

阎应元进江阴城后,即着手准备守城器具,筹集粮饷,选拔勇士,分派众人职守。

七月十一日,清兵见智取不成,只得强攻,由七王督师,清将九员领兵攻城,但四死五伤,七王大怒,亲自攻城,清军奋不顾峰而上,攻势极猛,有勇士刘耐,以短枪抵档七王,七王一口咬住枪头,正要拔刀砍去,却只有一人挺枪刺中他的咽喉,就此死于江阴城下。其余八王、十王大怒:“我得北京、镇江、南京都没有费多少力气,不要说江阴拳大地方,就如此费力。" 遂传令军营,挑选猛将多人,步军三万,扎云梯十张,次日清晨,三万军造浮桥十条,通过护城河,分十处登云梯上城。有八王恃勇力,衣三层甲,腰是两刀,肩插两刃,手执双刀,冲上城垛,执刀乱砍,城上众人以枪刺其身,不能入,旁边一汤姓少年,执铁钩镰,看准其破绽,用力钩断敌喉管,竹匠姚迩割其头,身堕城下,清军乃退。

十三日,又有桃州薛王前来招安,江阴百姓将计就计,征得勇士百余人,以火药冒充银两,抬至薛王营前,假称献银买命,求免杀戮。薛王大喜,吩咐开营门,将银抬入帐中。只听得一声巨响,薛王只剩一头,账中死伤两千余人。

清军虽屡次失利,但其间各地人马赶来增援,兵力已逾二十万,攻势更猛。江阴城损耗料亦大。虽有各路义军来援,但清兵势大,不敌而走。

七月十九日,清贝勒博洛平定松江后来援,命刘良佐到江阴城前招降,阎应元回道:"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话音一落,火箭齐发。刘良佐连跨三四马逸去,大叹曰:" 江阴人没救矣。" 贝勒见城中人执意坚守,下令猛攻。先以火炮轰城,到中午时趁城上守卫吃饭时,以铁甲兵士偷袭,但一一被杀退。二十八日,清兵攻北城,阎应元指挥作战时被流矢击中右臂,但仍左手握槊,格杀清兵数名,此役中城门一角被炮击裂。阎应元待敌退后,命城中百姓每人拿出一块石头,只半夜,就将缺口修复。清兵无法,转攻南门。有清军十王在营中,筑高台与城平齐,亲自坐在上面指挥攻城。阎应元远远望见,就找来一个大力士汤三抬来一门大炮瞄准十王,只见火光一闪,高台灰飞烟灭。只有黄伞一把在半天旋转,一脚连靴自上而下。

清军见强攻不下,又想议和,八月初七,清豫王有下令招降,以弓箭射入城内。不久城中射还,只在后面加了八字,写道:“愿受炮打,宁死不降。”

八月初八,大雨倾盆。半夜,阎应元派善泳者陈宪钦渡过护城河,破坏敌军大炮,使清军停止攻击两日,江阴城得以修复工事。





八月十五中秋夜,城内军民登城楼畅饮,诸生许用作《五更转曲》歌声舒展轻曼,和以笙笛萧鼓:

“宜兴人,一把枪,无锡人,团团一股香,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

  歌声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时天无纤尘,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歌声悲壮,响彻云霄”,连城外的清兵,也皆“为之泣下。”

八月二十日,清军又从金陵运来大炮二十四门,二十一日,清贝勒集中大炮二百余门,专打江阴东北城。是日,大雨瓢泼,江阴守军防备不便,又因敌炮火猛烈,只得避伏于城中,清兵乘机攻城,守军不及防御,只得溃退。

阎应元知大势已去,题诗于城门“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然后带领千人上马,先后巷战八次,身中三箭,顾谓从者日:“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自拔短刀,刺胸血出,即投湖中。大民陆正先奋力将其救起,又为清军所俘,阎应元骂不绝口,次日遇害。

副将陈明见城破,“令闭衙举火,焚死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自己持刀与清军博战,身负重伤,虽死仍“握刀僵立,倚墙不仆。”

中书舍人戚勋一家三十七口,举火自焚。遗书中写道“非敢殉难称大明忠臣,抑求完发为大明忠鬼”。墙壁上书:“戚勋死此,勋之妻、若女、子、若媳、死此。”

八月二十二日,清军屠城,次日屠城乃止,“满城杀尽,然后封刀。”江阴城中只余大小五十三人。

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伤七万五千余人。杀死清军3王、18将。 城破后,江阴人战 死、自尽、被杀17万多人,无一人降敌。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