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我的理想是做大师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悠晴发表时间:2004-05-18 01:51

[ 5月9日,本报专栏作者,“少年写作”代表人物,年仅14岁半的蒋方舟在爸爸陪同下来到北京,参加北京儿童剧院主办的颁奖活动,她写的5万字的话剧剧本《我是动物》入围此次评奖。本报记者对蒋方舟进行了专访。]

“早慧”是正常的生长秩序
新京报:听说这次一等奖奖金有20万,如果你能得奖,你有什么愿望要实现吗?
蒋方舟:我要自己把我的剧本拍出来。20万拍电影是不够的。我现在很想找投资,来拍电影。有了投资,其他的一切我都可以很好的解决。不过也可以小制作,甚至用DV来拍。外国好多参加电影节的也就是用DV拍的而已。

新京报:你的剧本是讲什么的?
蒋方舟:这个剧本《我是动物》是根据我写的小说《我是动物》改编的,这是一部童话,讲的是动物园里的动物战胜恶势力的故事。

新京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是否有受你妈妈影响。什么时候开始全国范围的出名呢?
蒋方舟:我最早写作是7岁的时候,那时候字都认不全,但是很喜欢写。有人觉得我受我妈妈影响大,但是其实是我影响她。我开始写作后,她才也跟着写的。
最初写的是给低龄的人看的,没有后来的“正在发育”写的好。都是一些乏善可陈的童年趣事。我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因为我和我妈妈都认为不能写无法发表的东西,而且现在也没时间写不能发表的东西了。
1999年的时候,《正在发育》卖得很好,年度十大畅销书,我也蛮得意的。那时候也开始招骂,但是我不觉得难受,还挺高兴的。而后来的南都专栏“正在发育”是一个质的超越,使我的作品开始进入成人的世界。

新京报:你小小年纪就已成名,有没有感到骄傲?
蒋方舟:没有。我觉得自己很自卑。真的很自卑。本来还只是被教导要谦虚,就装做自卑的样子,后来就真的变的自卑了,这是主要是指生活方面的吧,我对自己的文字是很有信心的。

新京报:现在很多人对你的“早熟”现象有异议,认为人应该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情、说适当的话,这样才会有正常的幸福。
蒋方舟:我觉得这不应该叫早熟,而应该叫早慧,早慧没什么特别,古代有个孩子十岁时就被皇上封官,可见这是种正常的生长秩序。我反倒觉得社会阻止让小孩早慧,有什么阴谋似的,仿佛刻意的拉长人的童年时期。其实不让早慧却也阻止不了小孩子学坏,比如有的说谎。而如果尝到可智慧的乐趣那是可以代替狡猾的乐趣的,小孩子也就不会变坏了。
说我聪明,我也不认同。聪明会产生阻碍的,我认为我这叫智慧,而不是聪明。两者绝不一样。智慧是博大的。


新京报:老师同学们知道你写专栏吗?他们有什么看法?
蒋方舟:我老师同学他们都知道,但是他们都没看到过,那边看不到南都。出了书老师们也没有人会买来看的。我在南都的专栏里总是编排我的同位的笑话,其实那是许多同学的故事合在一起的,即使他们看到不会知道是在写他们,因为我把名字什么的都换了。

新京报:那有没有因为自己读书特别多、懂得多,而觉得与同龄人思想有差距?生活中跟谁是比较要好的朋友?
蒋方舟:我在生活中的朋友不多,而是因为我很内向,不会主动去交朋友。只有别人来找我玩了,我才会跟他们玩。不是觉得思想有差距,而是我不主动争取朋友。
我不喜欢自己内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有自闭倾向,连电话都不想打,来电话都不肯接。甚至家里来了电话还会躲进卫生间里去。当然现在好多了。

新京报:那你是如何看待喜欢你的读者呢?
蒋方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看待,经常有人要我对读者说几句话,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不知道我的读者都是什么人。经常有些同龄人给我写信,有的要交笔友,还有的在信里夹着纸鹤,照片什么的,也很让人感动的。
我对爱情没兴趣
新京报:你是1989年生的,而现在在流行80后写作的问题,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蒋方舟:我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压根没看过。像韩寒郭敬明那样的,比我大许多,都是在写大学爱情,而我20岁以前不写爱情。
而我和韩寒他们的惟一区别是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完全没有批判、抵制的意思。我顺从体制。就是有时候考试出的题目太怪了,完全没有固定答案。有时简直要从出题人的性格、性别来琢磨,然后来得出答案。

新京报:从古到今许多少年成名的孩子在长大后变的平庸,你有没有想过将来你年纪增长,写作方面儿童的视角的优势丧失,在写作方面再如何发展?
蒋方舟:我现在写的东西就是在迎合那些想看我用儿童视角看问题的人。而我想,等我二十岁以后,我也许就可以写更多是我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新京报:比如开始写爱情?
蒋方舟:其实我20岁以后也不想写爱情。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我完全没有怀春。在学校甚至把自己打扮的很男性化,性别不重要。

新京报:为什么不写?爱情可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呀。
蒋方舟:确实如此。妈妈说世界上没有不写爱情的女作家,可是我不想写,我还跟她打赌,看看我能不能坚持得了。那么就只好写暴力了,这是另一个永恒的主题嘛,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喜欢暴力哦。

新京报:那你将来不谈恋爱吗?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男生类型?
蒋方舟:我现在对爱情都没有什么感觉。喜欢的男生类型倒是有,我喜欢聪明的,肯耐心听我布道的,我整天对着我妈妈讲些道理,她都听烦了。我喜欢能够被我教育的男朋友。
那种很深刻,比我还高深的男孩子我也喜欢,要是我向他学习也不错。但是我更喜欢前者。佛家还有个用语叫“开悟”,我老想着去把别人开悟了。我把我被教导的权力留给佛,我打算20岁之前做素食主义者,30岁之前开始学佛。

新京报:在现在的文坛,女性和男性写作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于写作中的性别问题,做为一个女孩,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蒋方舟:我尽量不在写作中带有性别色彩。我现在就在写作中刻意隐去性别。忽略女性化造成的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想让自己的性别让人联想到美女,然后拿到照片一看,不是美女……

我最想做大师
新京报:你过几年打算干什么?读大学?出国?做作家?
蒋方舟:其实我有很多理想。理想太多了,所以只好顺其自然发展了,我父母也是这么认为。任由我发展。我很想做大师,我很坚定,如果不坚持这个,生命就失去支柱了。我觉得做大师是件很幸福的事。现在我是干事情的年纪,等将来当了大师后,我就可以享受了。因为常觉得自己在干事儿,而不能先享受生活。
理想是可以维持一生的,可以凌驾于任何事情之上。

新京报:那也许有些大师是在生前很郁闷,死后才做大师的。要是你怎么办?
蒋方舟:我心目中的大师都是生前就被成为为大师的,大师知道自己是大师。大师和天才都能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努力,哪怕世人理解不了。大师就是不被世人理解。但是他也会坚信自己是大师的。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大师。
我做事喜欢只看将来。特意忘记过去的事情,为了腾出大脑空间来想将来的事,做一件忘一件。做人不能被琐事困住,特别是生活的琐事。我不喜欢说以前的事,可是很多媒体给我做节目,都喜欢问我小时候的事,比如几岁开始识字啊什么的,这样的问题我回答多了,都是那么些一样的话,说得都累了。

没有我读不下去的书
新京报:从新京报的专栏“邪童正史”来看,你一直在读史?
蒋方舟:这个专栏就是我边看历史书,边写的。这些历史书都是笔记小说,我买了一大套。文言文、古文阅读对我来说都没什么障碍,看不懂的就跳过去呗。读历史真是觉得感慨很多,许多被历史忽略了,历史不是完整的,它很凌乱。而我也总能读出新发现。其实也蛮悲凉的,许多人在历史中打了个水漂就消失了。我很喜欢读历史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例里说到的那些书,我都会找来看。也看外国的历史,比如在读《西方另类历史》。
“邪童正史”写到200篇的时候也要结集出书,我妈妈在给我画配图,虽然她不是专业学画的,但是因为有我的指导,所以画的还比别人更贴切。

新京报:你的读书经历是怎样的?有什么对你有影响的书吗?
蒋方舟:我现在只读非小说。我小时侯呢,家里有些普通人家都有的书我就拿来看,最早看的有撒哈拉沙漠啊,张爱玲的书,那个时期还读了王朔、老舍之类的。像西游记、红楼梦都是很小很小的时候读的了。
到9、10岁的时候开始一批,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样的书,虽然有些书难以理解,但是我觉得不需要理解,只是感受那种氛围。
对我有一定影响的书是一本书是比尔·布格森写的《俏胡子逛世界》,是本游记,这本书幽默的令人发指,我后来也在写作中,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幽默,比如写《南方都市报》专栏“正在发育”的时候。但是却感觉难以达到他那种高度。

新京报:你平时功课忙,还要写专栏,怎么安排读书的时间?碰到一些枯燥乏味的书怎么办?
蒋方舟:我和老师说好了。不用写作业,所以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其他的事了。时间可以挤出来的嘛。我读书读的比较快。每天读好几本书,在不同的时间段来读。
我还有个优点,就是什么书都能读得下去,所以读什么都还好。

新京报:现在你这个年纪的孩子也许都在读童话,而你的剧本也是个童话。你喜欢读名著童话吗?
蒋方舟:我觉得童话是最阴险的东西。比如小红帽故事里“大灰狼的腿”,是个双关语,其实是个“性焦虑”的故事。(这条可不要)

新京报:你说自己希望拍电影,那么你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呢。
蒋方舟:我以学习研究的目的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外国的,获奖影片、参展影片。以前我很盲目崇拜奥斯卡片,后来发现也有烂的,我不相信美国人的审美能力了也不相信什么北美票房排行榜了。


简介:蒋方舟,1989年生。湖北襄樊人。现在读初中三年级,学习成绩优秀,性格深沉、内向。著有《打开天窗》《正在发育》《都往我这儿看》《青春前期》《我是动物》共5本书。《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专栏作者。其母亲尚爱兰也为著名专栏作家,出版有文集数种。



采访手记


14岁的蒋方舟已经长大了,出落成了一个花样少女,虽然她不愿意别人说她漂亮。她在采访地点的出现引起了旁观者的好奇,有人专门跑来看她。
谁都没想到,文章精灵古怪的蒋方舟,现实里是如此的安静,有点羞涩,有点内向。我们给她拍照的时候,她不好意思摆姿势,只是站着。后来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狗狗,就让她抱着。小狗很调皮,抓都抓不住。小方舟艰难的抱着它,忍受它湿湿的舌头舔来舔去。
她说本来想一个人来北京,但是爸爸不放心,就陪她来了。毕竟她才14岁,连身份证都没有。
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觉得不成问题,什么都不怕。
小方舟的阅读量让人感到惊讶,书是一直陪伴着她,她不知疲倦地一本本读着。她说知道那么多成人世界的事,也是来自书和电视,对信息的留心而已。
我能看得出她的成功不止是因为聪明,还有寻常孩子所无法达到的勤奋。她这样努力地去汲取知识,怎么会懂得少?
当然,她的知识也许比许多成年人还多,但是她还是个孩子,很单纯,清澈的眼睛,羞涩的笑容,说着深刻的话,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她为她的理想而勤奋着,在旁人看来,也许这样的人生会很辛苦,但是她有她的幸福。



□悠晴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如果
  • 冷静 
  • 2004-05-20 17:27
  • 73
  • 348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