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七宗罪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贝小戎发表时间:2004-04-17 00:01
文集一些文章的编者按

1,张爱玲七宗罪之一:数典忘祖

张爱玲无知,对自己的祖父和祖母缺乏了解;她不仅对自己的祖父祖母缺乏了解,还把自己这方面的无知错误地归罪到“在思想上都受过五四影响”的父母头上。“张爱玲仅仅知道祖父是李鸿章的女婿。而她对祖父的了解,完全局限在小说孽海花中的庄仑樵。”

读者如果爱屋及乌,由喜欢张爱玲的作品转而喜欢她的人,由喜欢她的人转而想了解她的家世,那么仅仅靠阅读她的小说和散文是不够的,在这方面,历史学家能帮上我们更大的忙。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以刚正不阿、纠弹大臣出名。张爱玲的祖母、李鸿章的女儿李鞠藕,比她祖父小17岁,聪慧且深谙政治运作的秘密。总之,张爱玲满可以以自己有那样的先辈而自豪。

2 ,张爱玲对新社会缺乏了解

《十八春》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来为了在台湾出版,因为政治原因,小说需要修改,十八章变成了十七章,十八年的故事缩成了十四年,小说也就不能再叫《十八春》了,改叫《半生缘》。这就有了《十八春》和《半生缘》的优劣问题。施康强先生为张爱玲后来有缘修改这部小说而为她感到庆幸,因为张爱玲受当时时代的影响,使得《十八春》中有很多政治表态性的文字,其结局“多少有点配合当时的形势,为动员知识分子参加革命作宣传的味道。”

3,张爱玲的英文“没有吴蔼仪的漂亮”

张爱玲读的是教会学校,1952年张爱玲抵达香港,靠翻译维持生活,先后替美国新闻处翻译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玛乔丽·劳林斯的《小鹿》,《爱默森选集》、华盛顿欧文的《无头骑士》,把用苏白写的小说《海上花》译成英文。林以亮(笔名宋淇)说:“张爱玲的中英文也真拿得出去,可以先写中文,然后译成英文,例如《赤地之恋》和《金锁记》等。也可以先写英文,然后自译为中文,例如《秧歌》和《五四遗事》等。二者同样的自然,看不出翻译的痕迹。”但董桥有不同意见,他说张爱玲的英文没有吴蔼仪的漂亮。

关于张的英文,乔纳森曾写道:
英文这样语言是比较适于雄辩、讽刺的表达的。相反,中文在叙事、写景、抒情上要细腻得多。张爱玲的英文作品《秧歌》、《怨女》,我几年前在英国时都买了,并且读过,感觉中文痕迹还是很重的。
张说她很欣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实讲,这小说比起海明威早年的作品来,文字上还是板滞了些。依我看,写英文,必得有点雕琢,像E.B.White、John Berger、Phyllis Rose等以文笔雅洁、不用难字著称的文体家,其实都是字斟句酌毫不马虎的。

4 ,张爱玲“似乎看浅了”

村上春树大行其道的时候,有《村上食谱》也甚至人手一本。但长久以来没有张爱玲食谱》出现,难道是张迷和村上迷比起来过于势单力薄?

张爱玲会穿,也会吃。她曾总结各国饮食特点如下:“酸德国波兰,甜犹太,辣回回,包括印尼马来西亚,以及东欧的土耳其帝国的旧属地。”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的味觉的敏锐和细腻,但是她对周作人的批评却“似乎看浅了”:“他写来写去都是他故乡绍兴的几样最节俭清淡的菜,除了当地出笋,似乎也没什么特色。炒冷饭的次数多了,未免使人感到厌倦。”或许是因为她一生中四海为家,生于天津,成长于上海,漂泊终老于海外,无法理解周作人氏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5 张爱玲“啰唆”或者啰唆得不好

张爱玲说过不少短小精悍、直抒胸臆的镌语箴言,像“成名要趁早啊”、“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小苦虽然经验到一些,和人家真吃过苦的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但是没想到有一天,有人大声说、反复地说――张爱玲啰唆!

“张爱玲的小说短的不经看,情节还没展开就已经收梢了;长的又缺少她惯有的那种灵动和轻巧,显得啰唆,不耐看;所以还是那几个中篇,却又太少,只有四篇是好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其中《第一炉香》离生活太远,语言的运用也有些离谱。”

王安忆也遭到类似指责,余杰写道:“我最不能忍受的是王安忆语言上的拖沓——她本来是一位极有语言天赋的作家。”看来人到了一定年龄、一定地步总免不了会变得有些啰唆吧。

6,张爱玲分毫不让
毛尖
谢其章在2004年第1期《书屋》上撰文说,“为什么闹矛盾也不能为钱闹矛盾,尤其是面子薄的文人之间。”但是张爱玲为了讨稿费,公开发表了一篇《不得不说的废话》,这篇战斗的檄文从未在各种号称“最齐备” 的张爱玲文集中出现过,好像是为尊者讳。对一个24岁、热爱打扮、热爱出名、热爱甜食、热爱上海的女孩来说,需要在卖出文字和买进甜食、靓装间作平衡,最好这篇《不得不说的废话》也能有稿费拿。

7,谁怕张爱玲!.
王德威
“50年代中期张爱玲已写完她最好的作品。”接下来她要做的并不是超越自己,而是静观后来人如何赶超自己。无数文坛新秀都被置于她“惘惘的威胁”之下。苏童和朱天文都把她的书束之高阁,不敢多读。学习她落得个东施效颦,绕过她又显得没有冲劲。数年来新生代们左冲右突,如今他们终于可以说不再怕张爱玲了!
朱天文难掩心中的兴奋:“写了《荒人手记》,我终于可以说:啊!和张爱玲平了!终于有不一样了,终于逃离她的阴影了!”

8,张爱玲“在待人接物方面惊人的愚笨”

林式同

学生时代的张爱玲“不交朋友,卧室凌乱,人也不事修饰,她的健忘是闻名的”,她的母亲曾经给她两年时间学做淑女,后来,她惊人的愚笨使她母亲失望、不耐烦,令她自己“非常感到困难”。她虽然向人索要过稿费,但其实是一个对数字很没概念的人,因为她的健忘和心不在焉,弄得她的fans们连她的生日都搞不清楚。
“她越是躲,大家的兴趣越高。”难道她不懂“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TEST
  • 碧玉舲 
  • 2004-04-26 03:13
  • 0
  • 210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