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幕后的故事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贝小戎发表时间:2003-03-14 10:41

作为电影导演,克里斯朵夫·基斯洛夫斯基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许是他的《蓝》、《白》、《红》三部曲。至于《十诫》的来龙去脉,则正如刘小枫所言,那“并不是单独一部电影,本来是十个电视剧,总长度562分钟。其中的《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作为电影发行过,并蝉联了两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

现在这本《十诫——十个电影故事》作为书出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得归功于作家皮皮和译者陈希米的努力。皮皮说:“我太喜欢《十诫》了,最先看的是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看了以后也没觉得这个导演有多伟大。但是看了他的《十诫》以后,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不同了。”得知基斯洛夫斯基还写过平生惟一的一部小说《十诫》,看了以后她就马上推荐给了南海出版公司,并推荐由经常一起反复看《十诫》的陈希米来翻译。陈希米、史铁生夫妇又找了他们的朋友、在德国呆过八年的德语非常好的李健鸣校译了一遍,找最早著长文赏析该片的刘小枫写了序,并建议每一章前面插入基斯洛夫斯基的创作体会。

中文版的封面上说,作者“以电影《十诫》对决上帝的十诫”,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说法:基斯洛夫斯基不断寻找上帝,最后在人身上找到了他。《十诫》剧本英文版是大导演库布里克写的序。库布里克“不愿谈这位电影大师的作品的某个侧面,因为那样它将不可避免地遭到简化”。但是,对于书中的十个故事,在此似乎只能给出最简要的概括。

这十个故事的主角都住在二战后波兰的一幢公寓里,他们不得不去承受、抉择一些异常艰难的东西。比如“第二诫”中,一位年轻的女艺术家怀上了情人的孩子,重病的丈夫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她问医生她丈夫的病还有没有得救——如果他将病死,她就生下这孩子,如果他会病愈,她就不得不放弃这孩子。医生沉思再三,选择撒谎说她丈夫将不治而亡。最后孩子生下来了,丈夫也出院了。在“第三诫”中,一个男人终于决定离开情人,重返家庭,旧情人却在圣诞前夜要求他陪着去找自己失踪的丈夫,而实际上她也是想在那一夜做最后的抉择。在关于“不可偷盗”的“第七诫”里,玛卡读大学的时候生下了私生女并把她交给自己的妈妈抚养,孩子打小喊外婆为妈妈;当玛卡想要回女儿的时候,她只能采取偷的办法。“第八诫”讲述的是二战中一位波兰妇女拒绝救助一犹太小女孩,女孩长大后又见到了身为伦理学教授的那位妇女,才知道当年她之所以放弃救助,是因为有情报说女孩是盖世太保设下的诱饵,事后才得知情报是假的……

作为战后波兰“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人物,基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所面临的复杂情势——精神世界、宗教道德冲突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进行了缜密的辩证。他的影片被认为“既有伯格曼的诗情,又有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但在刘小枫看来,“基斯洛夫斯基是原本意义上的作家,只不过他碰巧在运用电影语言方面极有天赋。看电影其实是最不自由的阅读方式。”而基斯洛夫斯基自己则一直反复强调他不是艺术家,只是个对生活和艺术满怀困惑的手艺人:“我仍相信我们是自己激情、生理状况与生物现象的囚徒,就和几千年前的情况没有两样。同时,我们也是所有复杂且经常是相对的分界的囚徒:哪一样比较好、哪一样更好一点、哪一样又会再更好一点、哪一样比较差……我们不断想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但又永远为自己的激情与感觉所禁锢。你没有办法抛开它们。”
文汇报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