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福严寺油记(一)

论坛:江湖谈琴作者:三江有月发表时间:2002-07-08 21:46
南岳福严寺油记

我是个喜欢写些打油诗的人,去一个地方,多少会折腾点什么出来。这回去的是那个有名的南岳,入名山,不敢空回。
南岳
千年三教地
一日两重天
最爱稀人至
无端作乱弹

  2001年10月3日,乘雨上南岳衡山,绝顶,雨住,大雾,风色不多得。回半山亭(位于衡山半山腰的交通枢纽),居然好秋模样,随后入那“六朝古刹、七祖道场”之“天下法院”福严寺(宋朝以前名般若寺),颇为得趣,不免一嘴油污,记之。
  

慧思
声声般若法无边,
七十二峰都信禅。
不是当年轻掷钵,
天台和尚尽成仙。

这个慧思,就是名动天下的天台三祖。


一、岳
中午时分,我从山上下来的时候,雨停了,山顶上的雾气随着高度的降低,也慢慢消散了。
车子拐了个弯,走向一条山间小路。
一千四百三十三年前的那个中午,慧思和尚也是沿着这条小路走到那个当时还不知名的小山凹。
那还是在南朝陈光大二年,也是个秋天,大致跟我去南山的日子差不多,山上也下过雨,也是几乎什么都看不见的弥天大雾。
那路自然不是现在的混凝土路面,其实,准确点说,当时根本就没有路。只是慧思和尚走得有些累了,后面跟的人又比较多,不方便坐下来休息,正支撑间,一眼看中了那个山凹,于是带着众人走了过去。
路很难走,慧思手里只拿着个锡杖,正好当拐棍用,后面挑着扛着东西的人就狼狈了许多。

慧思是一个月以前来到衡山脚下的。
这座山当时还不象后来那么有名,汉武帝最早封禅的五岳中就没有衡山的名字。

关于五岳的这个岳字,可是大有来历。小时侯读书的时候,对这个岳字就感觉比较奇怪,后来,一个村里的老学究查阅了无数的资料,让我长了不少学问。
岳,繁体为嶽,《说文》记载: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意思是岳个会意字,用山的意思,发狱的声。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本义指高大的山。
《礼记—王制》疏:“岳者,何岳之,为言诵也,诵功德也,必先于此”。 汉武帝时候,天下大治,皇帝自我感觉良好,(一般来说,当皇帝的自我感觉都良好,甚至当了什么头目或者名流的人,自我感觉也一样的良好,包括后来的慧思和尚,)就不辞辛苦,巡视天下,封禅祭天,显示其文治武功,首创五岳封禅制度,当时的五岳是: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这个南霍,指的是离我家不远处那个贫困的安徽霍山县里叫天柱峰的山。(后来大家所说的南岳衡山,其实是隋文帝后来改封的。这个慧思和尚当然不知道。)
所以,这个岳字,就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了。最早唐虞四岳,后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
关于四岳到五岳的变迁问题,我已经把这个议题提交到中国历史文化办公室〈副部级单位〉了,目前,正在组建一个三千人的班子研究这个问题,经费正在落实,有望在五十年后得出权威的结论。
再由于泰山是五岳之首,有的时候,岳就成了泰山的专用名词。后来,甚至岳父也被称为泰山了。
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一步步变迁过来的,所以,有学问的人一般都会背诵很多东西,深层次的研究的话,《康熙字典》中的每个字都可以让许多人一辈子也吃不完。现在,有个叫WTO的玩意儿,说是什么大市场,依我看来,加入WTO完全属于捧着金饭碗行乞,这个《康熙字典》就是天下最大的市场。
打个比方,霍山县就缺少有学问的人,如果他们充分利用汉武帝的伟大封禅,提出让南岳回归安徽的口号,那么,霍山肯定就会成为世人注目的中心点,其经济状况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实在是个无比光辉的论断。中国的古人实在伟大,他们提出的东西,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的历史考验,依然正确得一塌糊涂。
所以,我们只需要读完那些古书,用的时候又能找到出处,便是天下一等鸿儒。
扯远了。

慧思在那个秋天来到了衡山脚下,当时,太阳很好,远远看去,峰形如鸟,红叶满山。慧思有些青光眼,在他看来,这衡山俨然就是一只将飞的朱雀。

我去的时候,下着小雨,天色阴沉,坐在车子里,还有些冷的感觉,对于衡岳到底是什么模样,确实没有看清。走的时候,天气晴朗了不少,但还是雾兮兮的,什么形状也没看见。
当时还有些惆怅,后来问过不少去过衡山的人,大家都说没看见那只鸟。
唐朝有个叫韩愈的著名人士,他的境况跟我们不大一样,当年韩愈上衡山,也如今日大雨,云雾弥天,几不可见。韩愈贪恋山色,不信神佛的他居然也一路跪拜企得云开,居然如愿,看见了那只朱鸟。后好事者建开云亭记此事。
前面说过,我是有些学问的,韩愈这事情我是知道的。但凡有学问的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表达点什么。艺术大致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有人说,艺术就是一种表达。
那个时候,我站在山头,以一种押韵的抑扬顿挫的声调艺术地表达着,换句话讲,也就是口占了一绝:
祝融峰顶上高台
白雾狂风带雨来
纵使风光都不见
不临韩愈拜云开

我们知道,山都是有灵性的,有灵性的东西自然就有些人的习性。没出名之前,这衡山自然就把自己全部展现给世人,封了岳之后,级别上去了,一般人想看明白也没那么容易,光有韩愈的文才大概是不够的,还得要有韩愈那样的官衔。

慧思年轻时候差一点就做了官。

慧思原本姓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人(今河南上蔡县境内),是个官吏之后,也一直想跟祖上一样作个大官,于是读书。慧思天赋极高,聪明伶俐,教过他的老师都说此子人中龙凤,万里挑一,必成大器。可是,他们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慧思长得太过英俊,甚至可以说漂亮了。我们知道,不论男女,人只要长得太漂亮,想做点什么容易,但想通过寂寞的修炼作出点大成绩却是难上加难,一千四百多年后,俄国就有个漂亮女子,叫库尔尼科娃的,就是因为长得过于漂亮,凭好的天赋,网球却打得不如应该的好了。
所以,慧思虽然精通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其实,当时并没有词这门学科)等等,但由于深受少女追星族和少妇追星族的喜爱,总被人拉去搞一些文艺晚会之类的慈善事业,唱歌、跳舞、下棋、打麻将、算卦、骑马等业务也精通得厉害。当时,南豫李公子这个名号叫得甚为响亮,每次出场引起的女性尖叫声几乎惊动了半个南豫州,最后,弄得整个南豫的李姓公子们郁闷不已,纷纷让家人称呼自己的时候把名字也带上,就跟岳字的变化一样,李公子本来指姓李的男性青年,后来就变成有钱的姓李的男性青年,最后成了后来叫慧思的那个有钱的姓李的男性青年。
著名的李公子最终还是没有从读书中出人头地,别说状元,连个进士也没混上。

慧思很是伤心,决定想点别的办法。
那个时候,佛教盛行,皇帝就喜欢和尚,连带大小官员一并喜欢,最后发展到甚至公堂审案也要看原被告谁念阿弥陀佛的密度更高而决定胜败的地步。据我所知,当时的和尚都是有级别的,执业的时候必须有官府颁发的证书,里面连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一般比较有名气的和尚都要挂十几个乃至上百个协会的理事顾问之类的头衔,很多和尚干脆把修行的地方搬到了公堂对面的胡同里,门口还树几个灯箱广告,上面用魏碑体写上“**大禅师,副处级,著名业余讼者”的字样。
当然,那时的灯箱广告用的是油灯,灯光效果要差一些,(当然,级别高的和尚用的油灯会多一两盏,灯箱也要大一些,不然,那些级别就没地方写了,)其余的东西和一千多年后没什么大的区别。其实,很多东西都这样,除了看起来更舒服,用起来更方便,我们在这一千多年里也没什么了不得的进步。

和尚的级别问题,古来就有,现在也保留着。
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坐小公共从昌平进北京的时候,就遇到一老一壮两个和尚。
当时,我在车上打瞌睡,恍恍惚惚听见年轻的和尚对年老的和尚说:“…他不过就是一个正处级,刚下文件没几天,就不把大师您放在眼力了,大师您毕竟是副局级,按照现在社会上的说法,这都是高干了……”。
老和尚看来是得道了的:“都是出家人,吃点小亏不算什么,我总不能自降身份跟他计较吧。当然,这局面总不能听而任之,这样好了,你联系一下,找几个人,跟有关方面反映一下,群众的呼声他们还是会重视的……”。
看到我的嘴角有些笑容,那和尚住口了。俺却一直止不住笑,找了支笔,艺术表达了一回:
小亏有甚不平衡,
局级休与处级争,
跋扈问他能几日,
僧家也讲听呼声。

反正慧思后来就当了和尚,级别也还不低,去衡山的时候,已经享受正处级的待遇了。
后来的佛家典籍里,对慧思当正处级和尚以前特别是出家以前的故事一般都没有涉及,好象慧思天生就是个和尚干部。这个跟南岳一样,级别上去了,想看清楚就不容易了。
据天台宗文籍记载,慧思15岁就当了和尚,20岁受具足戒后入嵩山少林寺,从慧文学习,得受观心之法,后因北方战乱至莫山(今河南光山)设坛,心传著名的智者大师,54岁去衡山开盘若寺,63岁圆寂。
那么,他当然就没有时间去作我说的那些事情了。
对于这点,我一直对天台宗的这些典籍表示质疑,也随时准备接受天台或者其他佛家以及佛学界的朋友和我争论这个问题。当然,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只要引起争论就够了。

看到了那只朱鸟,慧思决定在衡山开辟道场。

南部大山,以衡山为宗。《总胜集》记载:衡山之脉,发源于岷山,由蜀入黔,迢递九疑,联络五岭,为南方之干,自骑田岭入楚,盘行八百里。
衡山七十二峰,散布衡阳、衡山、衡东、长沙、湘潭诸县。南面就是著名的大雁回头的衡阳回雁峰,北面是长沙对面的岳麓山。
我所到的衡山,实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通常所说的衡山,也只有衡山中很小的一部分。

衡山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出家人和文人这些个教派的人喜欢去的地方。

当然,皇帝也喜欢去。据我所知,黄帝有熊就特别想去,就派遣了善于杀人放火的祝融前去开道,祝融很快就占据了衡山,准备迎接黄帝大驾光临。
但由于当时正和炎帝神农研究医术,准备开创中医这个伟大的事业,研究了几十年,抽不开身子,就把祝融留在了衡山,到死也没有去成衡山。祝融等着心里焦急,老去衡山主峰眺望有无黄帝或者蚩尤余孽的踪迹,后来干脆就住到山顶上去了。时间久了,就在湖南一带很放了几把火,给当时的湖南人民带来了不少的文明之光,一般来说,文明总是和战争和火联系在一起的。
祝融死后,葬于主峰,峰以人名,这就是祝融峰的来历。
而黄帝和神农研究的中医,也流传至今。
黄帝是讲究自身修炼的,《黄帝内经》就是这样一本书,里面甚至有通过房事达到修炼目的的窍门,被道家发展为修炼成仙的大法门,以至于后来的君主都习惯娶许多大大小小的老婆,生命不止,房事不已,再后来,那些有钱的人家也模仿起君主起来。不过,那本《黄帝内经》及道家文献实在难懂,很多人因修炼不得法,早死了不少年。所以说,好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享受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艺术表达一回了:
黄帝奇经遗万世,
问他几个寿如龟,
长因术者非人瑞,
撇下娇娘不展眉。

炎帝神农却是讲究用物调理和进补的,他亲尝百草而开药业先河。前面说到人瑞,所谓人瑞,不过是某些方面特殊一些的人。据说,神农就是这样一个人瑞,他的肚子是用透明的皮作的,可以看见药物在肚子里的反应;还长着个牛头,有角,遇到毒药疼得难受的时候,可以用角撞撞山发泄一下而不造成大的损害。而共工这个人瑞在难受的时候只能用身子把不周山撞倒,给世间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自从神农发明医药以后,他的子民们就一直不敢忘了吃药的大事,我身边的人们每天的话题有相当部分都是说到药的话题,两人见面打招呼也问的是:今天你吃药了么?有诗为证:
尝过千山十万株,
几根衰草便成巫,
烟传愈盛神农事,
今尚相询吃药无。

从某个角度讲,是黄帝而不是老庄开创了道教,这样,道教在衡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虞舜帝重华是个勤奋的人,尧帝陶唐在位的时候,在前面说过的最早的四岳的推荐下,他就是类似摄政王的角色,巡行四方,平定天下。在袭了帝位并处理完天下大事后,舜也想出门转转,就跑到衡山,并在这里会天下诸侯,听说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大会,可惜我在那里的时间不长,没有去找遗址,不然,我们的历史研究又将有重大的突破。
衡山大会之后,舜继续南巡,结果死在苍梧,然后就是那对著名的姐妹在洞庭湖一带用眼泪培育了许多斑竹。
我们这个时代,也培养了一批斑竹,不过不是用眼泪,而是通过一个叫互联网的东西,那里面开了许多茶馆之类的东西,那个茶馆就叫论坛,里面最勤快、最可怜巴巴的那个人一般就是斑竹。比如俺说的这个故事,肯定会送到某些论坛去展销,要是丢进某个诗词方面的论坛,斑竹就有些难办了:这个东西算什么呢?

继续说衡山。实际上,第一个去衡山的君主是大禹姒文命,这个人是我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当时,他正开创着这个行业,干着他一辈子里最值得夸耀的事情:治水。

鲧当时也是个诸侯,有一种说法是鲧和共工、饯兜和三苗一起号称虞唐四岳,当初把舜推上摄政王的就是他们,结果他们四个都被舜给灭了。
我们又一次见到了这个著名的岳字。传说中的虞唐四岳实际上不过是守着四座山头的山大王,最后被尧封为大山神,也就是岳,成了世袭的一个官职。
其实,每座山都有山神这个位置,不过是级别不同而已。
以尧舜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准来讲,治理洪水是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其实,就算是今天,就算是我们这些拥有高科技、大机械的治水人,都不用公元1870年那样万年一遇长江流量超过11万方的大水,就是公元1998年,长江才6万个流量,都让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上千万人夜晚都不敢睡觉了。
舜杀了鲧以后,担心鲧的儿子大禹报仇,就让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子乘父业了。
大禹本想作个老老实实的山大王,拿几个薪水算了,谁知道被派上这么个差使,心里虽然不平,但不敢反抗。大禹知道治水的难度,就把期限要得长长的,算下来,工程期限到的时候,尧舜应该都薨了。具体期限是多少我也没有考证出来,只是知道光一个勘察地形和方案论证就要了十几年时间。这个和我现在参加的三峡工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工程修建不过需要十几年时间,勘察论证却搞了六七十年。
大禹带了几个人,勘察水势和地形,踏遍九州,好生旅游了一番,一直没有回家,后世传说有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其实,他倒是想回家,只是担心万一回家被舜知道了,他那山寨就保不住了。
据说是为了考察洞庭湖一带的地形,大禹上了衡山。下山的时候,大禹手里拿着一本金页银线的书,封面有“天生大禹治水,神付金简玉书”这样的字样,号称上面写着治水的秘诀。
于是,大禹率天下水工,历时九年,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终使洪水消退。

其间,尧薨,传位摄政王舜,后世称为“禅让”。

大禹是个聪明绝顶的人,身边还一定有个象后世张子房、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的大军师,只不过当时不叫军师而叫巫师。
从某个角度说,是这些人创造了中国的早期历史。他们博学多才,掌握了黄帝创造的早期道教的许多把戏,他们找到了许多人瑞,把这些人瑞修饰成半神推上历史的前台,而他们则习惯在后面拉动着木偶半神身上的线。关于金简玉书,据我所知,这个便是巫师玩的早期道教的把戏。
当时,大禹由于是罪臣鲧的儿子,在水工中的威信不大高,再加上连年治水无所成就,人们不免失去了信心。而当时的状况是,大水肆虐多年,早就没当初鲧时代的那股干劲了,不过是些陈年积水找不到出处罢了。
那个巫师和大禹一起考察天下水况,心里已经有底了,就利用黄帝向往的衡山和当时人们敬神的心理,把大禹这个人瑞送上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高峰。
疏通完水路,洪水自然消退,但巫师认为此时不能返回都城复命,就让大禹上书,要求继续治水,修建一些防护工程,当然,主要的目的还是等待机会。直到舜在苍梧突然薨了, 大禹“不得不”被禅让成君主,铸了几个铜鼎就把禅让这事给镇住了,后来顺利地把君主宝座传给了儿子,成了夏朝的创始人。
说到禅让,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景仰和自豪的事情。不过,我一直认为这个禅让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关于这个事情,我曾经用一种叫扇面对七律的文体艺术地表达过我的想法:
深宫无助老陶唐,
禅位重华摄政王,
虞辇不归斑竹泪,
多年用策付汪洋,
禹碑广立先人血,
四岳收心作嫁妆,
鼎佑安能更旧制,
天教帝业禅商汤。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总是感慨现在没有了司马迁那样的史笔,对古代的史官风采甚为神往。不过,据我所知,历代的史官象司马迁那样的几乎是绝无仅有,他们笔下的历史比我所知道的要漂亮许多,很多事情他们的描述也堂皇了许多。当然,有些史官还是在字里行间留下了一点点蛛丝马迹,好让象我这样的家伙阅读。
历史一直比史书复杂,或者说简单也可以。
我们历史上有名的史官故事还有什么太史简、董狐笔什么的,据我所知,实际情况和后来大家传说的很有些区别。
春秋时晋灵公想杀大夫赵盾,赵盾出逃。后赵盾族侄赵穿杀灵公,赵盾回国后处置了赵穿。晋国史官董狐善于哗众取宠,决定拍个高级马屁,故意认定此事赵盾有责任,在史书上写:赵盾弑其君。而他前后明明说赵盾没事,这么说,明显是让赵盾脱干系。
齐国的崔杼杀死了庄公。史官太史本来想学几十年前那个姓董的,在史书中写上了“崔杼弑庄公”几个字。崔杼没有赵盾那么深的涵养,他一气之下杀死了崔杼,然而崔杼的弟弟接着写“崔杼弑庄公”,崔杼把太史的弟弟又给杀死了,没想到太史的二弟接着写,崔杼又杀死了二弟,没有想到三弟还接着写,崔杼看杀头不是办法,只好任由他写了。
太史没有注意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把小命也给弄丢了,属于审时度势不好。后来的事情只能是骑虎难下。
从某个角度说,太史家也成功了,总理级大儒文天祥《正气歌》里就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之句。
  我的那位朋友自然不可能当上史官,不仅因为她是女性,更主要的是她太老实。而史官多数都是象我这样善于编故事的家伙,历史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出无数有趣或者无趣的面目,唯一的区别是我一直还掌握着历史的主动。
  真的历史有那么重要么?
  
  比如,我们从来也不去怀疑和追究释迦摩尼生前到底作过多少坏事,只看见那尊铜的、木的或者泥的塑像神奇和美丽的光环。
  
  绝大多数的人从来就不曾创造过历史,但需要被创造的历史。
  
  慧思到衡山之前,衡山是道教的胜地,慧思到衡山之后,衡山也成了佛教的胜地,后来还成了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前面说过,道教其实是黄帝萌芽的;后来的老子李耳骑着那头著名的青色的千里神牛出关溜达的时候,嘴里嘟哝出五千余言,随后,庄子等人加以发扬光大,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文化实际上已经成型了;到了东汉张道陵把道家的东西加上无数的噱头和把戏,成立了中华道教有限责任公司的时候,才正式把道家文化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巫术、方术结合起来。
  道教成立的时候,本准备把黄帝尊为始祖的,可按照规定,国家高级领导干部是不能经商的,哪怕是道教这样的国营企业。黄帝又没什么争气的子女,只能把道士们的董事长这个位置交给李耳了。
  但道教毕竟和黄帝有莫大的关系,黄帝向往的衡山自然就有各类道教建筑纷纷建立,道教一般讲究长寿术,于是,慢慢的,衡山也成了长寿的代名词,所谓寿比南山就是这么来的。
  
  在慧思到衡山之前,佛教的寺庙唯有方广寺,还坐落在莲花峰下一个偏僻的角落,其开山祖师是后来被称为南岳十八高僧之首的惠海禅师。不过,惠海在衡山混得比较惨,带着几个徒弟来,搭了个茅草庵,却总化不到什么缘,饿肚子是经常的事情,只有一件穿了许多年的破袈裟天天晚上洗了晾干,好第二天白天穿出来见人。最后还是利用一次下雨滑坡的机会,依靠道教常用的把戏,骗了一些钱财,终于建成了一座小庙宇。
  那个时候,佛家的功德评价主要就是修庙,饭可以不吃,庙不可以不修,据说,庙修多了就可以成佛。最后,有钱的人家多数成了佛,最大的佛是皇帝。而惠海修的庙显然不够,虽然有把佛教带进了衡山这样的丰功伟绩,佛终究还是没做成。
  关于这件事情,我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
  须知佛祖厌穷人,
  御赐禅林法最真,
  惠海无钱空洗衲,
  肉身怎比塑金身。
  
  
  而道教在衡山的影响显然要大得多,这里有道家的三大洞天福地:道家第三洞天的紫盖峰朱陵洞,第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会仙桥外第二十四福地的青玉坛。当时,虽然半山亭那里还没有后来名动天下的玄都观,只有一个小小的吸云庵,但衡山名观无数,据我所知,当时著名的道观有山顶上的祝融祠、山脚下纪念祝融的冷清宫、号称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后来改叫黄庭观的紫虚阁、南天门上的玄武祖师殿、九女峰下的九仙观等等。
  据有关部门统计,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成仙的人士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在衡山羽化的,著名的有邓道士、陈真人、邝仙、王谷神、皮日曜、尹真人、武阳洞人、采霞隐士等等,当然,还有道教著名的形象大使魏夫人和她的侍女麻姑。
  这个魏夫人可是大大的有名,魏夫人名华存,字贤安,山东任城人,晋司徒魏舒之女,少通五经三传、老庄百家,好道学,慕仙术,立志不嫁。后受父母之命,嫁河南南阳人修武县尹刘幼彦为妻,生儿女各两人。逢乱世,带儿女到衡山避乱,终日朗诵《上清黄庭内景经》,坚持了十几年,得到衡山众道士的交口称赞,因其名气大,又是官家之后,衡山的道教组织决定上书朝廷,树立一个典型。时值东晋咸和年间,皇帝酷好道术,就给魏夫人封了个紫虚元君的仙号。
  这一下可不得了,要知道,中国所有的神仙都是皇帝加封的,别看那些当皇帝的,人的事情多数搞不清楚,神仙的事情一直就门清得厉害。魏夫人得了这个仙号,顿时成了衡山道教级别最高人。
  魏夫人83岁羽化,道教传说其成仙后协助西王母管理天台山、缑山、王屋山、大崔山和衡山众仙事宜,后世称南岳夫人,是个不小的神仙头目。
  不光在道教,就是在儒家,魏夫人也是声名高标。杜甫曾有诗云:“学书先学卫夫人,但愿无过王右军”,这个王右军,就是就是中国书法二祖之一的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曾从师书法家卫夫人学书法,得其神韵,而后有所成就。由于卫魏同音,加上王羲之又是道家外弟子,给魏夫人送了不少他的墨宝,最后讹传成魏夫人是王羲之的师父的传说来。这个事情也是道家选择魏夫人作形象大使的原因,在当时,只要把儒家摆平,就没多少摆不平的事情了。
其实,就算是今天,把那些自称的儒家传人的摆平,就没有什么能够掀起大浪来。
其实,就算不理会那些自称的儒家传人,也没什么。儒家传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把自己当根上正席的葱。真上了正席,也不过就是调调味道,派不了什么大用场。
但在魏夫人的问题上,儒家倒派上了大用场。魏夫人颇受儒家爱戴,一个官宦之后的美女,据说文采出众,善于书法,本可扬名立万,成就一番大事业,却不远千里来到了衡山弘扬道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做上了一个神仙,自然是需要大大的褒奖的。任何芝麻大的东西,到了儒家的笔下,总是能够惊天动地,何况魏夫人确实比芝麻大多了,特别是她还有两个出息的儿子。
史载:魏华存的长子刘璞后为南齐司空司马,次子遐为陶太尉从事并中郎安城太守,官名颇佳。历史上没人交代魏夫人的女儿后来干什么了,据我考证,其长女后来当了贵妃,幼女也嫁了个一品大员。有着这样坚实的泽荫,魏夫人想不被儒家推崇都办不到。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历史上的大儒都是诗酒傲王侯的,定不至于如此作践自己。
其实,历代的大儒最喜欢和王侯官员结交。要是那王侯官员没给他好脸,这大儒一定不忿,把瘦脸一抹,臭骂几句,写几行文字,就把王侯官员给傲了;真要碰上给他个好脸的,一定也是感激不尽,如果再送一顶高帽子给他戴,俨然就了不知南北了,要再加上那王侯官员名声还不坏,恨不得把那王侯和官员捧成圣人方肯罢休。

关于儒家笔法,我是领教过的。某年,我所在的地方摊派了一批先进典型的名额,某单位轮流到某人,其父多年抱病,长期卧床,倒是个不错的题材。到某地方名记笔下,果然生花:“**的父亲身患重病,即将辞世,但是,他怀着一颗对**的赤诚之心,长期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工地离家不过40公里,但他忙得半年多也没顾上回家看上一眼……”
拿到报纸,我不禁哑然失笑。我知道,这个典型所在的单位是负责某方面保障的,一般来说,没事情做才是说明工作做得不错。当时不由口占一油:
半年辛苦不回家,
定是安全管理差,
老父瘫床安敢活,
犹忧孝子失红花。

在儒家笔法的大力推举下,魏华存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甚至被道教上清宗强拉去做了掌门大师姐,称之谓“上清道主南极至真后圣上保太微玉晨对后”,“领南岳上真司命高元宸照紫虚至道元君”。
上清宗,这个名字似乎比较偏僻,其实,就是我们很小时候就听过的茅山道士那一派别。道教中的茅山上清宗道士,修持称作《上清经》的经籍,故名。该派尊魏夫人为第一代宗师,主要是该道派持修经典内容的渊源起自魏夫人;同时魏夫人又是已在名的宗教家和丹道修炼家。魏华存并未到江苏茅山之中去修炼,她的圣迹都在衡山。所以又以“南真”之号称她。
关于魏夫人在衡山的圣迹,除了黄庭观外,我知道的也就剩下了飞仙石。那石头颇大,有一奇处,一人推得动,多人推反而纹丝不动。据说,魏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