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虚实相生”的思考

论坛:江湖色作者:与泽发表时间:2012-08-03 01:57
真的是戏弄感觉的神来之笔啊!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什么东东,细看却不是,然后看另一张去,这张却感觉还是那个什么东东。。。自己恰好白天在想,在总结呢,感觉,艺术,最好的况味就是歧义,走钢丝的感觉,晃来晃去的感觉。下面恰好是几小时前写的摘下来:
物非物,人非人,情境上产生歧义(歧义是最有味道的艺术手法),微言大义,歧义越是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虚实实,虚实相生,越是有味道,有魔力,有魅力。要把一个自然的,天然的情景,给予仪式化,是指成为一个宗教仪式式场景,使之在两者中游移不定,而两者之间又有关联的寓意,那它的韵味就产生了。
这一段基本就是写的哥哥的这种感觉。
还写了其他的,是关于虚实啦等的思考的碎片,请哥哥们指正:
 
关于虚和实:
若是一个实物,那就是一个具体的,具象的实实在在的,僵死的物体。它是物质的。
若是一种情感,一种思想,那它就不再是一个僵死的物体,它是精神层面的一个载体,它需要从一个物质层面抽象,剥离,升华,脱离它的实体的属性,模糊,消弭它的现实的属性,而升华成为精神属性,传递情感,传递理想,传递思想。
那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弱它的具象的物质属性,割裂它的现实意义,现实逻辑,把它与其他元素组合成梦想中的逻辑,洗去现实逻辑后的,梦想的逻辑,即完成了它的升华。它的物的生命死去,顿时产生了精神层面的活的灵魂。这种阴阳呼声的转换,是神秘的,也是有着魔力的,吸引人的魔法。我们需要成为这样的魔法师,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魔法道具(相机啦等),而是那种无人知晓的咒语,而可以欣赏和领略它的魔力的人,也常常需要通灵的修炼,才能一探其中的奥妙,否则,那些实物依然只是僵死的实物,而没有任何的魔力。
庄严,肃穆的神态,姿势,易把人诱入祭祀般的,神圣的情境。要把生活神圣化。构图要把寻常逻辑打碎,要把正常的组合打碎,要平一个非同寻常的组合,这个组合关乎梦境,关乎宗教理想、仪式,控制画面中的元素,这些元素一定要是正常生活中切割出来的碎片,要切割它们,产生新的含义。挖掘寻常元素的深层含义,精神内涵,视觉上的寓言。
物象的仪式化,雕像化,它的结局是:物非物,人非人,情境上产生歧义(歧义是最有味道的艺术手法),微言大义,歧义越是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虚实实,虚实相生,越是有味道,有魔力,有魅力。要把一个自然的,天然的情景,给予仪式化,是指成为一个宗教仪式式场景,使之在两者中游移不定,而两者之间又有关联的寓意,那它的韵味就产生了。
通生死(关乎生死),也就通灵魂,要有祭祀般的圣礼,也就有了通天地,通鬼神的功力。
表情的寓意,哪些是浅的,那些是深的,仪式化的,祭祀化的,梦境化的。收集产生寓意的元素:某些动作,虚虚的,细碎的光斑,阴影,有弹性的姿势(想到寇德卡),指向性的线条,性,死亡,疲倦,无神,深思,放松,迷惘,破旧,衰老,时间属性的痕迹,生命……有一些是适合做祭品的。
生命的根本问题是“生”和“死”。艺术的根本也是“生”和“死”。要有自己独特地视觉语言,元素,题材,要入人心。
 
这些原本大致是写给自己的思考的碎片,其实写这些的时候呢,会想到国外摄影大师的作品,还会想到色里的哥哥们的作品,想到把活人拍死啦,等等那种种的境界。一张作品的寻常情景,恍惚间却成了另外的非同寻常的情境,这种让人精神错乱分裂的能力,真的是魅力无穷!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其实
  • stoneboy 
  • 2012-08-07 14:32
  • 140
  • 754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