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俺们这儿高中的“灰姑娘” 的故事: 林书豪 (ZT)

论坛:江湖兵器作者:LA Breezes发表时间:2012-02-13 04:52
 
林书豪今天终于打出了成绩,我翻出了当年在《爱篮球》杂志对他进行的全面报道。后
来他母亲见到我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小伙子,我要投诉你。我问为什么,她说文章里有
一段“如果林书豪接受了他妈妈的教育,现在肯定不能站在NBA的赛场上”。我说,这
短引用了美国媒体的原文,如果报道失实,我表示道歉。

2001年,当NBA中国第一人王治郅加盟达拉斯小牛队的时候,林书豪还是个刚上初中的
孩子。居住在旧金山帕罗奥尔托华人社区的林书豪看起来和身边众多黄皮肤的孩子并没
有什么不同,既没有突出的身高,也没有任何惊人的技能。

那时候林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哥哥以及爸爸一起打篮球,他缠着自己的爸爸林继明在自
家的后院安装了一个新的篮球架,每天放学完成功课后,就拉着爸爸和比自己大三岁的
哥哥一直打球到黑夜,并乐此不疲。


和很多居住在美国的亚裔不同,林继明拥有典型的“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的美国
精神。而当孩子和自己喜欢的事情完全一致的时候,林继明乐得陪伴他们一起在篮球场
上挥汗如雨。

这或许才是林书豪和身边孩子的不同之处。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第二次移
民浪潮,让林书豪身边并不缺少同龄孩子作为玩伴。当他在做别人口中“玩儿球”的事
情时,身边的亚裔孩子正在忙着学各种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萨克斯之类。或者会
去参加选修各种课程,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为孩子将来成为一名医生或者火警作为铺垫的
预备课程。

“我也曾学过几年的钢琴,我妈妈一直督促我勤加练习。”林书豪说,“可毕竟我最爱
的还是篮球,她也拿我没办法。而至于那些课程,我没有涉及过。”


台湾制造

很明显,如果林继明是和他妻子一样的教育理念,那么人们今天肯定看不到这个站在
NBA赛场上的亚裔后卫。99.99%的亚裔家庭会让他们的孩子成为一名医生,而不是运动
员。即便他们的孩子可能是一个网球运动员或者滑板极限运动的材料。

所以人们很有必要了解下这个5尺6寸的中年人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他和其他呆在美国
的华裔有什么不同。

用林书豪的话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篮球痴”。

出生在台湾省的林继明很小的时候就从一些老旧录像带中感受到了美国篮球的魅力,尽
管那个时候NBA在美国都不是什么太受关注的联盟。但这段经历却让他有了日后去美国
留学的冲动。没错,除了去美国攻读学位,另一个愿望就是能去现场看NBA。

1977 年,美梦成真,林继明来到普渡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学位。而此时正值
NBA70年代末最辉煌的时刻,打开电视机,你就能看到卡里姆·阿普杜尔·贾巴尔、摩
西·马龙、朱利叶斯·欧文这些中生代怪兽,以及此后若干年出现的拉里·伯德、“魔
术师”约翰逊和迈克尔·乔丹。
林继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洛杉矶,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精疲力竭,而此时他就把打篮球
当做了放松的方式。

但你很难想象这样个从小就狂热喜爱篮球的男人却在那个时候根本完全不会打球。林继
明不敢走上美国街头竞争激烈的球场,于是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比赛录像上去,并像
如今很多小球迷那样,不断模仿那些超级巨星的动作。

“我的勾手就是模仿贾巴尔的。”林继明笑着说。

在自己不断模仿之后,林继明终于有信心去街头球场一试身手,但很显然已经年过30的
他不可能在那帮身体素质变态的年轻人身边找到自信。而也就是那个时候起,他决定要
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触篮球,尽管那个时候他距离“爸爸”还非常遥远。

但很多年后,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愿望,当自己的大儿子乔舒亚5岁的时候,林继
明就开始将那些录像带中的超级球星动作传授给孩子。3年后,林书豪降世,又过了4年
林书伟出生。几乎是当孩子们能拍着皮球跑的时候,林继明就开始带着他们走上球场。
而当他们又大了一点的时候,父子4人就开始了一周3次的特别训练。通常训练会从晚上
8点半一直持续到10点。

林继明非常清楚想打好球,就必须在年轻的时候打好基础。他期待将那些球星的经典动
作灌输到孩子的肌肉记忆中去。

由于自己几乎完全不懂运动,所以林继明所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们走上球场,让他们找
到打球的乐趣。而他也没有什么科学的训练方法,所做的就是和孩子们一打一,二打二
,并在他们年龄变大后带他们参加一些比赛。

“我完全没有想把他们培养成职业球员的想法。”林继明坦言他就是培养自己孩子的兴
趣,“如果那个时候,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人说,‘爸爸,我不喜欢这个运动’,那么
OK,我不会强迫他们做这些事情。我不是要把自己的兴趣和未完成的理想强加给这些孩
子。但值得开心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特别喜欢。”


美式教育

在这3个孩子中,林书豪是最特别的。这种特别并不体现在他的身形方面。毕竟到初中
毕业时,他还只有1.58米,这连很多孩子的及格线都达不到。但林继明在林书豪身上发
现了和他一样的狂热篮球血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张。在林书豪很小的时候,他
就开始寻求更高的挑战。当他哥哥的球队在室外小路慢跑时,他就会不自觉地加入。如
果在室内训练,林书豪就会在一旁练习投篮。

“我一直在跟随着他,因为我一直以超过他为目标。”林书豪说。

这也就意味着,林书豪从小到大一直在同一群比自己大3岁左右的男孩一起训练,甚至
加入其中进行对抗。他一直逼迫自己变得更好,为的就是能和这群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
打球,否则别人不会带他一起玩儿。

你不会知道,林继明,这个成长阶段都在台湾的中年人是怎样很快把美式的习惯以及教
育理念统统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比如饮食,林继明和他的夫人雪莉都习惯中式,但
他却在林书豪很小的时候就用牛奶和牛肉作为食物去喂养。很多亚裔后代在美国能够长
得非常结实,和牛奶以及牛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习惯把他们称为
“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一代”。

高中就前往美国打球,随后成为NCAA中国女子第一人的曲洪瑶坦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根本不能和吃牛肉喝牛奶长大的美国人相提并论。而这些都是除
了人种之外的后天因素。
而林书豪在兄弟三人中又是最能吃的一个。林继明将这归因为林书豪打球最多,消耗最
大,所以吃得也最凶。但林书豪却觉得这种食量是天生的。

“我想这是上帝的恩赐。”坚定信奉基督教的林书豪说,“刚出生的时候我就比两个兄
弟都要重,很多人开玩笑说我父母给我吃了更多的婴儿食品,但确实这是天生的,后天
难以掌控。”
林继明同时一直告诉自己的孩子,“体育和文化同等重要”。这也是典型的美式思维,
在美利坚,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在学校的比重同等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这片土地上的人
们会这么久以来一直占据着世界体育霸主地位的原因。而美国各大院校为体育特长学生
提供的丰厚奖学金,也是能体现出他们对于体育的重视。

但在亚洲,这种事情是不能想象的,可林继明却又一次惊人地转换了思维,他将林书豪
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安排在了球场上,在他眼里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强健体魄、远离不
良习惯。

林继明的这套理论在当时被认为是“歪理邪说”,因为身边的亚洲裔没有这么干的。

“我周围的朋友其实对我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我应该像绝大多数华裔那样,注重孩
子的文化,培养他们的赚钱能力等等。但在我的思维里,兴趣是第一位的。”林继明说。

林书豪说他从小到大的生活方式确实和很多亚裔孩子有不小的区别,他也经常可以从父
母的朋友那里听到一些言论,大致都是说“你的父母让你们打球打得太多了,这是不务
正业”之类的话。

“但当我通过篮球进入了哈佛,这些言论就全部烟消云散了。”林书豪说,“他们开始
意识到,原来体育也可以对进入好的大学有所帮助,甚至他们也开始支持自己孩子从事
体育运动了。看着自己慢慢改变周围人的想法,这有趣极了。”

林书豪对于这一点有些得意,因为如果人们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林书豪的成长环境,他选
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这条路如果失败了,将成为别人的笑柄。或许他嘴里 “自己
改变别人的看法”就会变成“自己变成别人教育子女的反面典型”。那样无疑也会让林
继明“兴趣至上”的培养方式被狠狠抽一个耳光。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情是,林继明并非不重视林书豪的文化教育和人格教育。他让林
书豪也成为了坚定的基督教徒,每周带着孩子去做礼拜。同时他把亚洲人谦虚谨慎的性
格也移植到了孩子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林书豪看起来彬彬有礼,像个绅士。

另外,林书豪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烟酒不沾,也没有参加Party之类的习惯。因为
他的时间除了用于
功课,就都用在了篮球场上。


“打球就是他的课余生活,他喜欢这样的生活。”林继明说。

林继明并不担心孩子因此缺少生活乐趣,也不担心孩子因此没了社交圈子。他坚信在篮
球场上的朋友会比灯红酒绿的酒吧聚会里认识的那些家伙更加靠谱。老实说这都让人会
想到类似德里克·罗斯这样的黑人的成长经历——在毒品、犯罪横行的芝加哥,德里克
的兄长用篮球为他编织了一道保护伞,让罗斯远离这些成长为NBA最年轻的MVP。虽然林
书豪的生活环境远没有罗斯那么恶劣,但篮球或多或少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上帝的恩赐

情况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林继明在林书豪小时候为他打下的基础,让林书豪在篮球场
上愈发拥有自信。林爸爸将这一切形容成“滚雪球”效应——练习得越早、打得就越好
,这让林书豪愈发有成就感,让他兴趣更浓,因此更加勤奋练习。

周而复始。

初中毕业,林书豪的球技已经出类拔萃。但他当时不到1.6米的身高确实限制了发挥。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被林书豪称为上帝的恩赐——在高中,林书豪以每年约8厘米的
速度长高,进入大学之后他又长了2厘米,就到了现在这个身高。

“这真的是上帝的恩赐,因为我父亲很矮,只到我下巴这里。”边说,林书豪还边做着
手势,“尽管我妈妈很高,但我仍然觉得是上帝看到了我的篮球热情。我爸爸又激动又
嫉妒,他还跟我说如果他也和我一样从小在美国长大,也可以像我这么高。但我真的不
这么认为。”

林继明非常清楚亚洲人的身体差距在哪里,他看着身边很多人的孩子在高中时期没跟上
步伐,因为这是最长身体的时候,如果营养和训练没有跟上,体育成绩也就会掉得很厉
害。

“高中对于很多亚洲人来说是一个坎,很多练习体育的孩子,到了这个时候会因为各种
原因,就没有长起来,最后就慢慢沉下去。”林继明说。

所以他为林书豪准备了更多的肉类和牛奶,当然还是以牛肉为主。而林书豪也从小就适
应了这些事物,尽管偶尔也吃米饭,但他对于汉堡、牛排这些从不抗拒。

那个时候,林书豪同时在4支球队训练,所以他的生活就是从一个球场转移到另外一个
球场。这样巨大的消耗让“大胃王”吃得更多,因此他在高中时期身高的猛蹿并非没有
任何预兆。也就是在高中,林书豪逐渐发现,自己在与身边白人球员和黑人球员竞争的
时候已经不落下风。其实从五年级开始,林书豪就开始和黑人一起比赛,那时候他就已
经比其中一部分强了。要知道从小就适应和比自己大的孩子打球的林书豪拒绝参加旧金
山的一些亚裔比赛和华裔比赛,而专注于AAU联赛(注: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这一
方面是由于林书豪希望把自己的标准设定得更高,他更想同美国人竞争。而另一方面,
一些历史原因也让林书豪的母亲希望她儿子远离这种小团体性质的比赛,去融入美国。


人种歧视

在自己所在的帕罗奥尔托高中,林书豪无可争议地进入校队。随后在高二,他入选年度
最佳阵容,又两次当选分区最有价值球员。但这些并没有让他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也是
美国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种歧视,没错,起码在运动场上,黄种人是种族歧视的直接对象
。他们被当成“异类”,赛场上充斥着“滚回老家去”这样的侮辱性言论。

林继明当然了解这些“美国特色”,他只是告诉林书豪,“胜利会让你受到尊重。”这
让林书豪不再纠结于那些琐碎言语。高四那年,他场均得到15分7助攻6篮板 5抢断的华
丽数据,带领帕罗奥尔托高中打出32胜1负的恐怖战绩。他们甚至在加州校级联盟的2级
联赛,击败了全美排名第19位的Mater Dei高中,那场比赛,林书豪得到17分。

在这场比赛之前,林书豪已经用表现征服了自己学校的球迷,甚至连帕罗奥尔托高中的
死敌Henry M.Gunn高中的学生也成为林书豪的球迷。他们一起在当地一家披萨店为林书
豪和他的球队加油。

那个赛季,几乎所有加州媒体都将林书豪评选为年度最出众球员。但这样的成绩竟然没
有能够为他换回一份NCAA一级联赛的奖学金。这多少让林书豪有些失望,但他明白,这
与他的血统有关。

根据2009年NCAA的一份数据统计显示,一级联赛所有大学中,美籍华裔球员占总数的0.
4%,也就是大约20人。


在NCAA打女篮联赛的曲洪瑶多多少少能理解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因为她发现黄种人在
NCAA打球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教练对他们并不信任。她并没有把这些形容成人种歧
视,但可以说成是一种美国体育圈的现象,约定俗成。

当时哈佛给林书豪提供了一个机会,另一个是布朗大学。但为了能打上NCAA一级联赛,
林书豪宁愿选择为哈佛支付高昂的学费。没错,所有常青藤联盟的学校都不提供运动奖
学金。所以后来,当林书豪穿上NBA勇士队的球衣时,人们才会那么惊讶——不仅仅因
为他是华裔,也因为他来自哈佛。要知道上一个哈佛培养出的 NBA球员是1953年的ED
Smith,他仅仅在纽约打了11场比赛,场均2.5分2.4篮板。谷歌上你甚至很难在众多搜
索中准确定位到他。


循序渐进

林书豪上演“辛德瑞拉”的美丽童话并不是一个瞬间的绽放。进入哈佛的时候,他仍然
是队伍中最瘦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哈佛的前3年,甚至没有人知道林书豪这个名字
。林书豪说,在进入大学之前,他甚至没有接受过力量训练,但在大学,他为自己增重
了30磅的体重,并开始泡在健身房里。

“教练对我有这方面的要求,他们说从未见过比我还瘦弱的大一球员了。”林书豪说。

“态度”一词一直挂在林书豪嘴边,他说这是父亲教给他的生存宝典,他也将这看成是
自己在大学中成功的关键。

“进入大学后,我就是一个弱者。”林书豪说,“我可能是球队中最瘦小的,所以我觉
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可以去输掉的东西。我只是尽力去训练,尽力去做能够帮助自己提高
的事情。而我也享受这其间的乐趣,因为能够进入哈佛在当时来看已经是一种成功,感
谢上帝。”

林书豪一周7天不间断地训练,这让他的大学生活几乎没有闲暇时间。要知道他成功从
哈佛毕业,拿到经济学学士,平均成绩高达3.1,这看起来决不是一个体育特长生的所
作所为。

当然林书豪也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学业和打球的结合点,他承认第一年的时候没有头
绪,是通过不断摸索才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如果可能,林书豪总是尽量快完成功课,投
入到训练中去。“但如果学习上真的忙不过来,我只能牺牲一下打球的时间。”林书豪
说。

这种过程也体现在林书豪的球场表现上,直到大三,他才发现自己可以成为哈佛最好的
球员。而到了大四,他真的开始幻想能够进入NBA打球。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后卫扎克·
罗森在林书豪大四那年接受ESPN采访时说:“干掉林书豪,你就干掉了整支哈佛。”但
林书豪整个赛季18.6分5.3篮板4.6助攻2.1抢断的数据告诉人们,干掉他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情。


林书豪还是林书豪们?

2010年的NBA夏季联赛,达拉斯小牛为落选的林书豪提供了一个机会。结果在与约翰·
沃尔的对位中完全占据上风。从那时起,他华裔的身份不再成为人们歧视的对象,反而
伴随着他一路好运。

“这场比赛是我能够签约勇士队最重要的因素。”林书豪丝毫不否认这一点。

这个小时候家里都贴着勇士队海报的华人后代进入了自己的家乡球队。在拥有20%华裔
和37%亚裔的旧金山,这就像一颗炸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旧金山居住了十年的华裔ED对记者说,林书豪在旧金山的受关注度甚至超过姚明。“
但我绝不认为勇士队签下他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在美国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

原因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林书豪的经纪人确实在私下里告诉记者,勇士队
方面已经对他做出了一些承诺,而前些日子关于蒙塔·埃利斯交易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
风。如果还有下个赛季,林书豪应该是斯蒂芬·库里的第一替补。

在姚明上个赛季仅仅打了5场比赛,易建联沦为边缘球员的NBA去中国化时代,林书豪身
上被寄予的希望不言而喻。没错,他还是一个后卫,如果有机会,他可以拿着球冲进内
线,来一次势大力沉的灌篮。
可人们千万不要忘了,尽管长着标准的亚洲人面孔,但林书豪与姚明、易建联这样的球
员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姚易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体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球员,而林书豪
是洛奇式的人物。他做出的改变比姚易更多,而他已经证明,黄种人在美国的体育环境
下也可以进入顶级联盟。

同时林书豪身上有着很多偶然的因素,很多人担心这是一个特例:如果林书豪身高并没
有在高中时猛蹿,如果林书豪并没有在对位约翰·沃尔时发挥。

尽管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波移民潮的很多后代都已经成长起来,但在体育界有点名气
的人少之又少。上个赛季成功被美国NFL联盟布法罗比尔队选中的华裔后代王凯算是可
以与林书豪遥相呼应的一位了。
但还会有下一个林书豪吗?

林继明看到了自己孩子梦想成真中夹杂的偶然因素,“我的培养模式不可复制。”林爸
爸说得很坚定,“我只是培养林书豪的兴趣,最后的结果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我只能说林书豪证明亚洲人有训练,有兴趣,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层次,并不是完全不
可能成功。我也不是运动员出身,我也不知道我的孩子未来能变成什么样,最后成功了
,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 在美国,有华裔希望像我这样培养孩子成为篮球、
橄榄球或者冰球这类运动的明星,我只能说这要因人而异,我绝对承认黄种人在先天条
件上有着很大的差距。”

林书豪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开始,“会有很多比我还要棒的球员出现,不管是美籍华人
还是中国人,一定会有很多。”

这与他父亲的观点刚好相反。

关于这个问题谁对谁错,确实还是一个问号。但林书豪和王凯的出现,确实让人们开始
思考,这一代人(或许我们可以仿照当下流行,给他们起个名字叫移二代?)会不会成
为华裔体育明星成长的开端?今后会不会有更多的林书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就像10年前王治郅叩开了中国人进入NBA的大门那样,林书豪或许也是一个先锋。

“我乐意成为榜样,去激励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林书豪显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人
们期待的那个角色。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labreezes于2012-02-13 04:56编辑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