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飘, 扑人面”

论坛:寻音觅影作者:文思不动发表时间:2012-02-04 06:59
朔风阵阵透骨寒......”
-- 这是林冲雪夜上梁山之前一个悲愤的唱段。

这两天听了几遍王西麟的新作,他2010年底在瑞士Basel首演的那部钢琴协奏曲,顺便读了一些相关的文字,包括陆洪恩含冤遇难的经过,以及王西麟自己写的关于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意图和介绍,颇感震撼。在这里将曲子和介绍一同转发过来。

这部协奏曲震撼人心,最让我难忘的有两处,一处是开头那一声声“嗒、嗒、嗒”清脆的皮鞭抽打,让人心惊肉跳 -- 在以前接触的音乐里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声音!接着是被冤被打的犯人悲怆愤懑的呐喊,呼号时时被皮鞭声打断......
另一个难忘之处在尾乐章,通篇昏天黑地之后,出现了那股秦晋风格的“生命之泉”,清新明澈,让人惊喜。清泉先是一点一点地滴下来,慢慢地汇集,然后涓涓地流淌出去。一缕阳光虽然十分地微弱,但已经给饱受严冬之苦的人带来惊喜和希望,着实珍贵。王西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这么多年来写了这么多的东西,这里终於第一次见到了一点希望,灵感来自孩子。他说有一天在马路上看到过往的孩子们,他们都很无忧无虑,都很快乐,有了孩子,生命之泉就会继续流淌下去,就总会有希望。
 
*****************************
王西麟:钢琴协奏曲
 
协奏曲完整的现场录音放在这个网页里文章的最后部分,钢琴演奏者是陈萨。
 
作者的话--

“......我用几个月时间研究了我所能找到的当代西方钢琴协奏曲的一批资料。正是在此前的几年,我知道了我的钢琴老师陆宏恩先生在文革中被害的经过和生前事迹。

陆洪恩先生是我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之前的钢琴老师,是当时上海交响乐团的指挥家。1968年在文革中被杀害,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反对当时江青的样板戏。陆先生认为不应该是贝多芬向中国的工农兵学习,而是中国的工农兵应该向贝多芬学习。今天我们才认识到:因为中国的工农兵不是代表了无产阶级而是代表了农业文明,贝多芬的交响乐也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工业文明的艺术结晶。这就是说:不是工业文明应该倒退到农业文明,而应该是农业文明前进到工业文明;我明白这个道理已经是40后了。陆洪恩先生在狱中最后留下的遗言,是请身边的难友在他死后在贝多芬墓前替他献花,而他自己大义凛然刚强不屈慷慨赴死。

陆先生的事迹和他的纯正而深刻的文化观念深深感动了我,所以我由此再次认识到人类有两种命运:一种是有巨大权力的统治者却并不代表真理,而另一种,则是被关押和被杀害的囚徒们如陆洪恩、张志新、林昭、王培英们等,却真正的代表著真理。由此,使我想到人类这两种命运的尖锐对抗,并不在战场上,而是在监狱里。

中国的历史冤案特别悠久,从公元前四、五世纪战国时代的伍子胥到公元十世纪北宋时代的〈水浒〉中的林冲,直到今天的彭德怀、陆宏恩、林昭、遇罗克、张志新、王佩英等,无一不在狱中被多次残酷地暴打。彭德怀在被〈北航红旗〉红卫兵韩爱晶们批斗中一次就被打断三根肋骨;林昭、张志新、王佩英等女囚犯们遭到的摧残更加深重!我再次认识到:监狱是最黑暗、最残酷的地方,而政治犯们也是最被不公正的囚徒。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久的冤案大国,也集中表现在监狱里。而这两种命运的对抗的主题的深刻意义又是极为重大的,如果宽泛些说,很多大师们的品,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贝多芬,也都是在说这个主题。两种命运的对抗也是我以前多部作品的思想背景。交响乐是有深刻哲理性的艺术,它的本质就是矛盾冲突。因此人类两种命运的对抗是我这部作品音乐的基础。

为此我要找到最有力的音乐语言。中国的地方戏有许多表现矛盾冲突的音乐语言,其中京剧〈野猪林〉中的林冲被酷刑暴打的场面和林冲高亢的演唱;〈李慧娘〉的鬼魂场面的哀泣唱腔;秦腔和晋剧(山西梆子)〈走雪山〉和蒲剧、上党梆子的音乐,还有我自童少年就受到影响的秦腔,都给我很大的学习和启发。但是地方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人物精神,而我的作品要具有的必须是现代人的公民精神和当代的崇高的人文理想。我必须与之不同,我必须把地方戏的音乐语言做根本的生命性的改造和重建,要把西方当代的音乐技术与之结合──由此产生了三个乐章的布局。

第一乐章是矛盾冲突的快板。协奏曲的交响乐队和钢琴独奏正好象征两种命运的尖锐对立和对抗;我用了中国地方戏的紧打慢唱的摇板节奏贯穿在全乐章,构成了交响性的长呼吸,统一了整个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Adagio Passacaglia 在固定低音的节奏上,钢琴的独奏是宣叙调式的个人内心独白;这种音乐思维来自于秦腔、蒲剧和山西梆子里的散板的自由的述说,也来自蒙古音乐的自由吟唱的悲怆的〈长调〉。

第三乐章:Allegretto 清新、明朗的小快板,生命之水如涓涓清泉。在钢琴的晶莹明亮的背景下,长达60小节的solo clarinet 的音乐是从地方戏音乐的语言加以交响乐式的再造。咨0小节后,有乐队和钢琴的两条音乐线条相互推动逐渐高涨,充满动力,紧张而激越。音乐的后部经过8个声部的自由调性赋格走向高潮。尾声突然安静下来,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钢琴出现独奏主题,经过无数艰难和辛酸的生命之泉是黑暗不能摧毁而不朽的。音乐的尾声用了加弱音器的弦乐群,轻轻地结束。

我把这部作品题献给我的钢琴老师陆洪恩先生,实际上也代表了被蒙难的林昭、张志新、遇罗克、王佩英等多位烈士。

**********************
陆洪恩之死
 
 
 
 
***************
我知道这个和过年的气氛不符,但想来想去还是写下来贴出来,以免过些天记不住那么多了。
 
[2012-02-03]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文思不动于2012-02-04 07:03编辑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