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上的哥德巴赫猜想1+1=2 ——“韩氏双行体”!

论坛:江湖兵器作者:泡网糨糊发表时间:2012-01-27 13:33
标题的含义,估计大家都看得懂,这是堪比莎士比亚“英雄双行体”的中式山寨工艺。
说简单点,就韩少与韩老的双修而言,我们读到的“嫌疑”无非是:
 
1,小说= 韩少(创作)+韩老(斧正)
2,博客= 韩少(草稿)
 
至于一些应试大赛的“作文”,自然也是双修体的产物,比如“杯中窥人”,“求医”。
 
许多人的质疑来源,料想源于书商代理人路金波的一手淘金术:“郭妮的幕后有推手团队操作”(郭妮文集放在廉价书摊上和鲁迅、徐志摩等大师并肩示众)。所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带韩少被质疑,这是相当自然的联想关系。
 
但是,许多人为何不愿意从文本出发来探讨呢?“质本洁来还洁去”,韩氏双修体的小说、博客文章一大堆放着,难道不愿意在其中寻觅蛛丝马迹吗?
 
最奇怪的,当时萌芽大赛的评委们,难道看不出一个“灵性”少年的思维方式与“老道”的中年愤男的路径归一?说实话,一个人即便无理由的逃离学校,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玩具空间,也未必会身心俱焚的扮作一副谴责教育制度围墙黑幕的牺牲者形象!何况,还带着过来人语气里的沧桑与沉痛感,还带着无时不刻的俄罗斯文学情怀的眷恋。。。。这与张艺谋的色彩炫酷有几分相似成灾。
 
对于文本的选择,比较容易。
一类是小说的文本,文风有趋向成型的路子,四字成句的中国文言习惯依旧,语感(比喻)与节奏感显示了训练有素的模仿喜好,所谓的钱派(钱钟书)路子。有时候,成段引用中国古典文学与俄罗斯名著文章,说明了文坛修行童子功的正规来源。显然,一个文笔中年汉的影子随风潜入润文无声。。。《三重门》、《一座城池》视为案例可查。
 
另一类则是博客文章,尤其是原生态的校内记忆,这是老子无法为儿子代言或扶正的视野范围,只能由其率性而为。从那些语法混乱,貌似情绪飘忽不定言词唠叨不绝的长句里,可以相得益彰的证明了一个中学生的文笔水平——比如,足球话题,赛车话题之类的,基本符合当事人的心声话意,可证韩少的记忆不假,作文不精的足迹。
 
最有趣的一幕出现在新浪粉丝与韩少的对话录里,这是真金白银的记录草稿,估计修改的痕迹不多(或许记者文章无缘事后与发言者对证),自然就成了句句入耳,矛盾重重的悖论来源——凡是韩少亲口肯定的,其文可以证反;凡是否定的,其文可以证真。世上真有人举着自己的拖鞋抽自己耳光的形象,还真的如此端上了台面!!!
 
举案齐眉,举例如下。。。。(证据、证人,执行CIA+FBI——24小时保护状态中。)
 
后续后续中。。。。。。(要不要来个铁证如山呢?)
 
 
 
 
 
 
 

0 / 0

泡网糨糊于2012-01-27 13:39编辑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