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嗑瓜子的

论坛:江湖兵器作者:帅哥发表时间:2011-11-12 06:22
【原创】瑞士打造的品牌艾未未–决非真正的政权批判者(上) [ atene ] 于:2011-11-08 07:48:16 主题帖

这篇文章是今年5月12日发表于瑞士的《新苏黎世报》(Neue Zurcher Zeltung,NZZ是瑞士最老、最具声望的日报,创刊于1780年 ,重商偏右),作者是身为业界人士、 柏林中国当代艺术画廊拥有人朱苓。原文标题 “Ai Weiwei /Kein wirklicher Regimekritiker”。

艾某在今年春天被中国政府拘留后,在西方特别是德语媒体里引起极大的反响,那段时间频频听到德国、瑞士画廊或者美术馆负责人、策展人以及艺术家号召大家起来像向Tg施压抗议,其中包括承办艾未未首次个展的瑞士首都的伯尔尼美术馆馆长伯纳德·费比舍尔(Bernard Fibicher), 艾未未的代理人北京卢塞恩麦勒画廊(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 Lucerne)的乌尔斯·麦勒(Urs Meile)等,“艺术与政治”(Art and Politics)组织向政府与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发出呼吁,只要中国的艺术自由受到限制,就应推迟与中国的文化合作,并要求政府为艾未未及其他人的获释施加压力。随后德语出版商马上“乘东风”出版了艾的博客集子。总之,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其中每个参与者心中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难得在一片挺艾声中看到这麽一篇揭露艾如何窜红幕前幕后的推手们的文章,而且作者也恰好是在中外艺术圈子之间走动的,其见解自然比圈外人更透彻了一些。俺这里就编译的方式大致介绍下该文,同时会加入自己搜集的一些相关资料和评论。

--------------------------------唠叨完了的分界线--------------------------------

文章题头讲,西方一致认为中国艺术家AWW之所以入狱是因为他对政府的批评,而他实际上也是新一代向钱看的拜物教的代表人,而这一切托了为稳固自己权力的独裁政府的福。

瑞士打造的名牌产品

现在艾是世上最有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但是,直到几年前还没人听说过他,他是怎莫一夜成名的呢?他成名的“催生婆”就是几个瑞士人,其中最关键的“贵人”就是前瑞士驻华大使、举足轻重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该人曾作为商业记者在刚刚开放的中国工作,然后为瑞士迅达集团 Schindler在华开建了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于95-98任驻华大使,在这期间和之后开始大量搜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并在欧洲吹起中国当代画收藏热。网上资料显示此人还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董事成员

根据艾自己的话,在1995年于北京结识乌利·希克之前,他基本不从事艺术创作。乌利·希克经常邀请有影响力的收藏家(Kurator)前往北京,其中包括瑞士人Harald Szeemann(德文维基生平介绍英文),正是他把艾运作到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另一个就是乌利·希克的好朋友、瑞士首都的伯尔尼美术馆(Bern Kunsthalle) 馆长伯纳德·费比舍尔(Bernard Fibicher,现任洛桑州立艺术博物馆Cantonal Museum of Fine Art in Lausanne馆长),在他的主持下于2004年承办了艾未未的首次个展。

乌利·希克还把艾推介给同样有影响力的美术馆负责人、策展人Chris Dercon(现任英国著名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he Tate Gallery of Modern Art负责人 ), Ruth Noack(德国艺术史评论家和策展人 )及其男友Roger M. Buergel(德国策展人、艺术品论家和讲师)。2007年Ruth Noack和 Roger M. Buergel 策划举办的2007年參加第十二屆卡塞尔文献展上 (Documenta 12 in Kassel ),艾带着他那1001名中国人成为展会最吸引眼球的艺术家;直到2011年初仍是慕尼黑艺术馆馆长的 Chris Dercon于2009年展示艾的巨幅个展《非常遗憾》( So Sorry)。在这之前,Ruth Noack和Chris Dercon多次担任由乌利·希克1997年创建的“中国当代艺术奖”的评委,艾于2008年获得该奖的终生成就奖。

(写到这,俺突然想起网上讽刺的国内的所谓大奖了,没有奖?咱有钱买一个,更牛X的是咱自己创建一个,整些外国人放在评委里更显得咱这个奖项上层次、有国际认可。。。F

乌利·希克还是艾和巴塞尔建筑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德默隆(Pierre de Meuron)之间的搭线人,他们和艾一起设计北京奥运的主运动场(注:艾被抓后,不少德语媒体直接把艾说成是鸟巢的设计师,实际上,艾是该项目的“中方顾问”,而希克则是瑞方顾问)。不仅如此,乌利·希克于1995年把自己从事画廊生意的老乡加朋友乌尔斯·麦勒(Urs Meile)叫到北京, 麦勒自1996年起代理艾,2007年他通过瑞士两家基金争得三百一十万欧元资助艾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当时有一个周详的再融资计划是:展后如果艾的身价大涨,那末参展的钱得由乌尔斯·麦勒归还基金

艾的市场价值由于他的“瑞士关系” (Swiss Connection )而窜升得有多快,可以从他的作品在三大拍卖行 Christie's (佳士得), Sotheby's (苏富比 )und Philipps de Pury (菲利普斯-德-普) 的拍卖会结果管窥一斑,自2006年那些被拍卖的艾的作品的出售者大多数乌尔斯·麦勒,开口报价就已经5-6位数字了;对于一个于2004才举办首个个人展的艺术家来说,这种身价飙升只能用“童话”来形容了。

(曾经看过电视台有关乌利·希克收藏中国当代画纪录片,他常常到尚未有国际名望的中国画家的画室去,然后大量进货,然后屯起来,雅致些该叫收藏。然后就是造势,利用各种方式来推高这些人的所谓国际名气;有什莫比批评独裁政府、有良知、有独立思考的甫士更能在西媒引起注意、抓住西人/国际社会的眼球呢。。。F

即使艾在他的采访里经常说,他的艺术品不是为了钱而做的,可是这上面提到事实却证明恰恰是相反的。艾作为一个艺术家既是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一个真正推波助澜的自我造势者,同时也是一个被市场推手们推逐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可谓是一个瑞士制造的品牌产品。

(在今年5月的 SWISSINFO的一篇《瑞士展览令艾未未再受关注》 文章里提到∶在被捕前几天接受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艾未未曾说道:“我听说他们认为我太有影响力了。我不知道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这就是把我关起来的好理由。”

卢塞恩艺术博物馆(Lucerne Museum Of Art)称艾未未作为“概念艺术家、建筑师和活动家”,“早已成为中国艺术界的重要人物和导师”。

艾的这个反暴政、有良心的中国现代艺术领头人标牌就这麽一里一外地立起来鸟。。。FFF

--------------------------------艺术的分界线--------------------------------

顺便推荐朱苓的博克,值得一看的有艾未未生平大事记——懂的入艾未未,我若是你,我很心寒中国艺术家在西方出名指南——别提艺术,只提政治。

朱苓的围脖上有德文报纸图为证:

 

看到的请转,今年3月30日德国各大报纸都登了,艾未未要在柏林买4800平米,价值数百万欧元,也就是数千万人民币的工作室(见图),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买下来,但他至少有这个钱,还忽悠你们给他捐钱,这不是诈骗吗

要钱不要自由

在西方,艾更多地被当作是批评政府的持异见者,因此上面提到的这些商业炒作行径则不是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热点。西方笼统地认为,中共因为害怕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会扩散到中国,所以将艾抓起来;如果真是出于这样的恐惧,那麽不仅中共而且西方世界都高估了中国老百姓的革命积极性。

西方媒体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独裁与集权统治的国家,事实上的情况更让人困惑不堪,现今主宰中国的与其说中共不如说是金钱。今天的中国,从最底层的穷人到最顶层的富人追求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钱。自1989年以后,中共的经济开放使得这个国家物欲横流,人们欲壑难平,相比之下,自由和民主这种些空洞抽象的字眼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无法理解。

西方所描绘的压制措施虽然还仍然存在,但是这不再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根本,维稳的是靠新兴的商品拜物教而产生的自私自利和对政治的冷漠,任何一个认为自己会从这种商品拜物教得益的人都不会质疑这个制度。

毫无深意的批评

很难说艾对政府的批评有多少是值得一提的。照他捞钱的架势,艾在现今这个中国制度里可谓如鱼得水;过去10多年,在当艺术家的同时,艾还从事建筑设计,不仅仅参与设计鸟巢,还设计公园、博物馆和豪华别墅,他的雇主要麽是地方政府,要麽是和中共有密切关系的房地产商。大家熟知要在中国从事建筑项目一般都是要靠和中共合作来实现,而且其中往往涉及强拆以及对农民工的极端压榨,对此,作为“政府批评者”的艾则是同流合污。

(在瑞士人拍摄的鸟巢 - 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中国(Bird’s Nest-Herzog & de Meuron in China)这部记录片里,有艾某带着这两人去浙江其父的故里,在当地官员首肯下争得建筑项目。在朱苓的博克里亦提到,2003年艾介绍这家事务所到浙江金华市,与政府官员认识,该事务所继而获得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金东商业、文化和娱乐新区的规划权。

艾某一方面在国内他的博克上狂言,他和艾青无关,撇情和TG的任何干系,另一方面却在国外媒体上大肆炫耀、甚至不惜撒谎拔高他爹的高干身份,譬如,他在接受瑞士某媒体专访说,他爹参加过长征,云云;百度了一把,那个时间段上艾青其实正在苏州反省院坐牢。F

自2005年底艾以博克的形式开始对政府进行批评,到其博克上翻一翻,他的主要批评就是辱骂中共和高呼自由和民主。虽然艾在公开场合这麽做展示了他的勇气,但是,这种笼统的、标语招贴式宣言只有在西方才有听众,它们对中国的现实没有针对意义。有很多人对中国社会做出详细和深刻的分析,比如已逝的作家王晓波和博克作家韩韩,他们的文字对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阶层有着高度的启蒙作用;相比之下,艾的词语空洞无物。

另一类对政府的有效批评是那些有名有实的举报。经常有参与感的无名民众告发贪污腐化官员,最后导致其落马,而艾则回避这种对政府官员的直接揭露。2008年震亡的学童名单尽管对中共而言显得不大舒服,-(这个名单艾放在他地博克里)-,但是这实际上不起什麽作用,因为中共从未隐瞒死亡和失踪人数。敢列出文革受害者和八平方死难者名单才叫勇敢。

第三类对政府的有效批评是公民动议,这通常只能通过地下活动推进,譬如, 流氓燕(?)的《 中国民间女权工作室》,提议对妓女权利的保护。要知道,妓女在中国是被禁止的。这种具体的社会动议在艾那里是完全没有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第四类对政府的有效批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不是象艾那样成天辱骂中共,而是坚持走自己独立的艺术和思想道路,以保存精神上的独立,维护价值的延续,从而对抗无所不在的、毫无顾忌的贪欲,这种(贪欲)最终帮助中共牢牢握住其手中的权力。这些人是中共国家机器里的沙粒,这样的人越多,越能成为中国人的楷模,也越能让这个政权风化倒塌。

-------------------------------朱苓是不是5毛的分界线----------------------------

本来只打算介绍艾某身价火箭般窜升的背后推手和国际路径这部分,后来看作者朱苓因为揭披艾的商业炒作及其作品有抄袭之嫌而在网上被斥为5毛,觉得俺还是把后半部分也贴出来,让大家看看批评艾某是不是就自动等于5毛,以及为啥这篇文章会在一惯挺艾、挺藏独的NZZ报纸上发表出来。。。

为了艾某,和谐社会的德国媒体在政治制度、国家利益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所表现出的大局观、自律感比国内的媒体强得不是一星半点。。。F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扯淡
  • 赵建国 
  • 2011-11-14 11:16
  • 0
  • 659
  • 0/0
  •   反对
  • 帅哥 
  • 2011-11-14 21:28
  • 108
  • 442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